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31日 星期一

    中华文化溯源·昭君出塞

    落雁胡塞 昭君自有千秋在

    作者:本报记者 陈雪 高平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31日 05版)
    内蒙古博物院内的和亲铜像 资料图片
    内蒙古博物院内的王昭君雕像 资料图片

        眼下,内蒙古草原一派青葱,无数游人来到这里。

     

        青城内,民族歌舞、民乐轮番上演,书法、绘画次第展示。这是民族文艺以同一种名义,第十六次在呼和浩特市相聚。

     

        青城外,愈向南,草木愈青。至6公里处,有一处高地,这就是传说中的昭君墓。庭内有一座汉白玉塑像,女像身着襦裙,头挽高髻,蛾眉秀发,丰容玉貌。

     

        青城内外因一个活动“昭君文化节”而相逢。

     

    昭君千古墓犹新

     

        昭君墓已静静守望草原民族两千年。

     

        穿过昭君博物院内长长的神道,由南向北,有匈奴的单于大帐,又可见方顶汉代建筑。神道尽头,是一处高约33米的大土丘。据考证,它是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蒙语叫“特木尔乌尔虎”,意为“铁垒”;但,更多的人称它“青冢”,并相信这里是昭君的衣冠冢所在。

     

        《汉书·匈奴传》最早记下了昭君出塞的历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樯字昭君赐单于……”自此,开启了流传两千年的故事,并引来无数文人墨客。

     

        代代相接,每有文人凭吊昭君,便会将“青冢”采撷入诗。东汉蔡邕最早在《琴操》中记下以“青”命名的缘由——“胡中多白草而此冢独青。”李白感叹昭君“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最为脍炙人口的,当属杜甫《咏怀古迹》中的名句:“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如今,甚至许多人认为,呼和浩特市之所以被称为“青城”,也源于“青冢”。

     

        竖和亲铜像、增青冢石牌坊、设嫱云浮雕、建昭君纪念馆……昭君博物院院长武高明说,自20世纪60年代起,昭君博物院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维修扩建,目前已经形成了非常丰富的以昭君墓为核心的昭君文化展示内容。昭君博物院内还设立了匈奴博物馆,作为国内第一座匈奴历史文化专题博物馆,它每年会向几十万名游客讲述那个游牧帝国的故事。

     

        有趣的是,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一带,有十几处都称是昭君的长眠之地。桃花昭君墓、八拜昭君墓、朱堡昭君墓、达拉特旗昭君墓……它们多因民间传说而起。历史学家说,这些昭君墓的出现反映了内蒙古人民对王昭君这个人物的好感,他们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家乡。可见昭君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琵琶一曲弹至今,昭君千古墓犹新。”无怪历史学家翦伯赞感叹,“在大青山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

     

    琵琶一曲弹至今

     

        诗词曲、小说、音乐、绘画……当佳人佳事遇到笔墨丹青,便汇聚成了一座丰富的文化宝库。据不完全统计,历代歌咏王昭君的诗词超过1300首,戏曲约50种,小说约20种。        

     

        清末的胡凤丹辑录有关昭君的诗词作品及图像、评论,成书12卷,定名《青冢志》,这是我们现今所见保存较好、流传较广的有关昭君的资料性古籍。

     

        在当代,仍不乏这样的有心人。

     

        自20世纪60年代起,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可永雪、余国钦二人就开始着手收集汇总昭君题材的文学作品,浩瀚的典籍中,他们翻阅、摘抄、刻写了三十年。

     

        “在一个历史人物名下,其包含的内容竟如此广泛,不仅包括两族关系,而且涉及宫廷黑暗,不但有妇女命运问题,而且关系国运兴衰。你用它来渲染民族屈辱,我用它来表现爱国气节……”年逾八十的可永雪教授如是说。

     

        2003年出版的《历代昭君文学作品集》,上起汉晋南北朝,下迄中华人民共和国,辛苦耕耘三十载,辑录昭君许多事,他们为“昭君文化”作出了浪漫而有力的注解。

     

        有人倾力书写,有人用心演绎。

     

        在马致远挥就元曲巅峰《汉宫秋》之后的七百年,郭沫若、曹禺……许多人前赴后继地将这一段出塞传奇搬上舞台。

     

        如今,在昭君博物院内,每天都有一位“昭君”用汉代的宫廷舞蹈及北方民族舞蹈演绎昭君出塞的故事,这一幕实景剧叫作《昭君情缘》,表现的是昭君与汉匈民族之间的情缘。这个昭君,是扬眉阔步、气概英豪的巾帼“刀马旦”。

     

        然而,历代文学戏剧中的昭君,却是个一步一低回,心欲碎,魂欲断的悲剧青衣。

     

        1978年,曹禺的历史话剧《王昭君》上演,改变了昭君在历代戏剧中的悲剧形象,这部剧被称为新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王昭君》的上演连同20世纪60年代翦伯赞等人在《光明日报》《内蒙古日报》上展开的关于昭君评价的史学争论,用史实为昭君“拭去了眼泪”。这之后,昭君真正成了民族友好的使者。

     

    和合之名青史传

     

        在内蒙古博物院,记者见到两块印有“单于和亲”“单于天降”的瓦当,它们于1954年在包头附近的麻池乡汉墓被发掘,无声地佐证着《汉书》中所记载的和亲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的太平图景。

     

        在北方草原,昭君让匈奴民族不仅留下了铮铮的马蹄印记,还有一段段美丽的传说。

     

        中国民族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副秘书长李世馨认为,不同于历代文学作品,北方昭君传说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关于她如何消弭战祸、治理和平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各民族和睦共处的愿望。

     

        昭君诗歌11世纪就已经传至日本。《昭君新传》等翻译小说很早便开始在越南民间流传。法国汉学家邝庆欢曾倾力挥就史学专著《王昭君》。日本著名画家菱田春草于1903年所绘的画像《王昭君》,更是被视为“近代日本美术史上纪念碑式的杰作”。

     

        融入民间,走向世界,昭君的美不只在倾城落雁。

     

        “昭君文化的哲学内涵是和。”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史专家林幹说,昭君和亲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出现和流传,不是偶然,而是扎根于中国源远流长的“和合”哲学基础之上。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多民族不断融合的历史,中国文化中的“和合”精神,一直是民族融合的精神动力。

     

        “昭君文化节已经从最初的一个小庙会发展成为全国重点节庆活动之一,十六届昭君文化节已成为呼和浩特的一张名片。”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雪峰说,为了让更多国内外友人了解草原文化,他们正与中国歌舞剧院合作,联合打造一台反映昭君文化的精品剧目。

     

        “历史学家把求真放在第一位,伦理学家把求善放在第一位,文学艺术家把求美放在第一位。昭君在各个不同的领域内都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而且能够达到真、善、美的统一,所以她自然能引起各方面的倾心和赞美。”在昭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马冀看来,不是诗人们创造了王昭君,而是王昭君始终吸引着诗人们。

     

        两千年前出塞和亲的女子王昭君,已经成为草原上一道永驻的春光,同时也成为一种文化的源与流。

     

        (本报记者 陈雪 高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