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30日 星期日

    适应城市化进程 建设高效服务型党组织

    作者:王丽红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30日 08版)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也是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特别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党组织的服务对象、服务方式和服务路径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要求。

     

        近年来,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镇党委在积极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高标准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这方面作了有益尝试和探索。

     

    转变服务理念,以群众感受为出发点

     

        服务群众是基层党组织的首要任务。其服务效果如何,最终要靠群众来检验和评价。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一个鲜明特点是利益越来越多元、需求越来越多样。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人员、普通白领、高端人才,都有各自需求,需要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保障。

     

        对此,张江镇党委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解决群众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为导向,以群众需求为首要考虑因素,以群众感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开展了独具特色的“感受式服务”活动。

     

        这一活动,通过完善群众的诉求表达、诉求回应、参与评价等机制,不断调整更新服务载体和项目,更好地服务社区、服务群众,有效地解决了过去“闭门决策”与群众意愿相去甚远的现象,改变了以往党组织服务百姓“自导自演”“自娱自乐”和服务内容的“单边性”状况,真正实现了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需求的无缝衔接,走出了一条基层党组织服务、凝聚群众的新路子。

     

    拓展服务范围,实现服务全覆盖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企业、科研院所等社会组织在区域内迅速集聚,外来流动人口包括流动党员大量增多,如果不能通过党建这个纽带,将其有效地组织起来,共同参与所在地区建设和社会治理,党组织的服务就会出现空白点。

     

        为解决这个问题,张江镇党委积极探索建立了“1+2+N”模式,在上海市率先挂牌成立了首家社区综合党委,下设“一个中心、两个办公室”即“党员服务中心”“两新组织党建办公室”和“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办公室”,通过干部交叉任职、人才交流使用,自评、互评、测评同步进行等措施,有效地打破了党组织设置的条块分割,实现了党内资源的一体化整合,加强了区域单位各党组织的联动,促进了多元服务主体间的协同与合作。

     

        近年来,张江镇先后有140多家党组织陆续加入区域化党建联席会,逐步形成了党组织服务全方位覆盖、各区域单位党组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新格局。在此基础上,镇党委还兼顾各行业的特点及其在区域化党建中的作用,拓宽了党组织的工作空间和服务半径,从体制上确保党组织服务作用的有效发挥,实现了各级党组织资源服务群众的最大化。

     

    创新服务方式,打造特色项目品牌

     

        城市化带来了群众利益和需求的多元化,必然要求党组织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更加具有时代感和多样性。

     

        为此,张江镇党委经过反复论证和逐级试点,通过建立服务项目的方式,形成了服务群众新的增长点。全镇共设置了党员教育类、党员社区实践类、帮扶救济类、为民服务类、文明创建类等服务项目清单共计80多项,构建起了丰富多彩的服务网络和平台。比如,通过公益慈善项目,举办各种慈善活动,发动党员、职工慷慨解囊,为困难群众进行慈善捐赠。通过党员教育项目,建立“关系在企业、活动在区域、奉献双岗位”的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实现了党员管理从单位封闭式向区域开放式,单一服务所在单位向“服务单位+服务社会”的转变。

     

        此外,各级基层党组织还针对不同年龄和不同类型的群众,积极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比如,为知识分子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为孤寡老人举办端午联谊活动,为白领青年举办电子棋牌赛和交友会等,密切了党群关系,增加了群众间的互动交流和彼此信任。

     

    调动服务资源,动员组织群众广泛参与

     

        随着城市化的向前推进,群众的民主意识和维权意识在不断提高,党组织以往“替民考虑式”“单一保姆式”的服务已不能满足群众需求,而必须充分集中民意,发挥民智,进一步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在这方面,张江镇党委一方面积极鼓励基层党组织探索各种“自选动作”。如围绕“走、帮、议、聚、联”等,建立规范、开放的公众议事平台和群众自治平台,通过征集社情民意,集中群众智慧,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策。另一方面,积极培养居民自治意识,提高自治管理水平,激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潜能。通过共治与自治相互配合,扩大群众有序参与,逐步形成有价值和可长期运行的社区管理模式。

     

        比如,针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这个难点,党组织在广泛听取居民代表和流动人员意见的基础上,修订居民自治公约,建立外来人员调委会、早教志愿者服务队等组织,遴选外来人员骨干组建“爱我家园”自治小组,参与日常社区管理活动,大大提升了管理效果,有力地增强了流动人员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能力。

     

        (作者系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镇副镇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