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30日 星期日

    卢沟桥,一座见证历史的桥

    作者:本报记者 靳昊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30日 02版)

        北京西南方向的卢沟桥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29日下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与北京市政府新闻办邀请50余位中外记者来到这里,探访当年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历史遗迹,了解中华民族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作出的历史贡献。

        当年日军借口一名士兵走失,要求进城搜查。中国守军面对无理挑衅严词拒绝,面对日军炮火在此奋起抵抗,拉开了中华民族八年抗战的序幕。现在的卢沟桥已是游人如织,宛平城内的居民生活平静而有序。“在当时,宛平城的老百姓遭遇是非常惨的。”讲解员说,“有的人见到日本军官没有敬礼,就被活活打死了,有的人被当成枪靶子刺杀了。”

        “卢沟晓月”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在这块高大的石碑旁,很多游人在此合影留念。“鲜为人知的是,碑的后面当年是二十九军挖的安全沟,后来被日军当作杀人的场所,13名中国百姓和军人在这里被日军杀害了。”“卢沟桥既是历史的桥、艺术的桥,也是一座英雄的桥。”讲解员说。

        走过卢沟桥,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自今年7月7日《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展览》开展以来,这里每天的观众量平均近8000人,迄今已接待近40万观众。

        纪念馆副馆长李宗远向中外记者表示,展览以史实说话,共展出了1170张照片、2834件文物,其中绝大部分是首次向观众展出。

        日本《赤旗报》记者小林拓认为,日本右翼分子及政治家都应该来这里参观,了解事实,承认侵略历史,进行深刻反省,这样才有利于中日交流与和平发展,避免悲剧重演。

        (本报北京8月29日电 本报记者 靳昊)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