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发达国家以贸易保护主义为基础的碳排放约束
2008年以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以非实体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但过度轻视实体经济也让西方发达国家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吃足了苦头,西方发达国家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和全球经济环境,选择以绿色新能源作为代表,助其重新成为实体经济的掌控者。与此同时,中国的高碳经济也进入了瓶颈期,增长受限,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如不尽快发展低碳经济,中国经济的未来将面临困境。因此,对于中国而言,抓紧未来5年时间,积极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尽快实现产业升级,将变得十分重要与迫切。
西方发达国家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在完成了工业化改革的基础上开始制定低碳减排的规则。但事实是,西方发达国家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高碳产品消费者,这些消费者要求生产者以低碳的方式生产出高碳产品供他们使用,本质上是一种变相的新型绿色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面对西方国家的限制,我们一方面要联合发展中国家进行抵制,另一方面要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绿色环保方向,引导企业走上发展绿色经济的道路,促使企业主动优化生产和出口结构,并引进西方先进的低碳生产技术为企业所用,努力降低出口商品所蕴含的碳排放量,使中国的生产出口链条得以全面提升。
中国出口贸易转型面临的挑战
我国初级产品自主科技含量低。从三大产业的GDP比重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层次。在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已远超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反观中国,第三产业直到2014年才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但比重仍未超过50%。除此之外,我国的第二产业最大的弱项在于生产的产品大部分是初级产品,自主科技含量低,资源消耗成本大,资源消耗中的碳排放占比更大。
西方发达国家将从2020年开始全面征收碳关税。2020-2030年恰巧是中国碳排放量的峰值,如果不作出部署改变,中国在2020年以后将会遭受前所未有的贸易出口重挫。因为,一旦征收碳关税,并按照西方的标准确定税额,我国的出口产品将会因碳排放量过高而遭受高额关税这一贸易壁垒,最终导致因出口受挫带来的经济增长乏力甚至下滑。因此,政府有必要通过产业、税收等政策,引导并鼓励企业积极采用低碳技术,提供绿色环保的服务,生产低碳排放的产品,全面提升我国企业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地位,使中国的出口产品向绿色化的方向全面升级。
能源清洁化问题依旧严峻。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发展清洁能源,但效果还不明显。目前,我国出口产品的能源消费主要还是石油与煤炭,所占比例高达62.93%,而清洁能源所占比例依然不高,可再生能源仅占2.19%。这说明我国出口产品的能源消费结构急需改善。我国应大力发展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用天然气逐渐替代石油和煤炭。同时,大力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加大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并通过这种方式有效降低我国出口产品的碳排放量。
现有低碳技术与世界先进技术差距巨大。在低碳经济的研究方面,中国基础薄弱,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也没有足够的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大胆尝试,这就导致我国的低碳发展停滞不前,碳排放量仍居高不下。这使得西方发达国家有借口以碳排放量为标准限制中国商品的出口。
中国出口贸易转型的对策
政府牵头多管齐下。发展低碳经济需由国家牵头,以我国现有的能源消费为切入点,以生产低碳产品为目标,出台低碳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多管齐下,鼓励并约束我国现有出口企业,促使企业走上低碳经济轨道。
行业协会积极推动。组织成立行业协会,抓紧研究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拿出应对之策,以便在我国企业面对国外各种理由调查的时候,给予其法律上的援助,保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研究国际进出口贸易的最新标准,结合我国国情,推动我国出口政策调整,引导我国出口企业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
科技引领少走弯路。政府应引进西方先进的低碳生产技术,并以成本价向大型出口企业出售。我国出口企业应通过学习西方现有先进技术,迅速缩小差距,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新一轮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国出口产品的碳排放量逐步降低。
营造氛围全民行动。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美好的愿望不能脱离实际,因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高碳经济也不可能一谈而止,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此,我们需要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也要有足够的耐心。
此外,媒体也要加大低碳理念的宣传力度,让人们了解低碳,认识低碳,学习低碳,喜欢低碳。社会各界要营造一种氛围,鼓励人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使用低碳或无碳资源,消费低碳产品,适应低碳生活,发展低碳文化。通过引导社会风气,转变消费行为,让低碳经济在社会大众中得以推广和传播。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是新一轮经济革命。在高碳经济遭遇困境,生态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我国必须抓住新一轮经济革命的机会,对现有出口贸易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尽快占据低碳经济的优势地位,弥补我国经济发展的不足,使我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不败。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