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25日 星期二

    补记

    日占区的文化孤岛

    作者: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25日 11版)

        “七七事变”后,面对要么不接受教育,要么被迫进入日伪控制的学校、接受奴化教育两难选择的沦陷区学子,因为部分大学的坚守而有了新选择。以辅仁、燕京为代表的日占区大学,为解放区和大后方培养输送大批战时急需人才,还提供了很多战争物资,成为北中国的地下抵抗中心。

        沦陷期间,日伪对高校实行奴化教育,日语被作为必修课,教材改用日文课本等。但辅仁不接受伪教育部命令,仍遵国民政府之学制及校历、假期规定,使用原有教材。1938年徐州失陷,日伪当局强迫北平机关、学校挂伪“国旗”,游行“庆祝”。辅仁大学和附中拒绝挂旗、游行,附中被强令停课3天。日本人找到校长陈垣恫吓,陈垣说:“国土沦陷,我们只是悲痛,要庆祝,办不到!”从此,学校返校节等集会,皆以校旗代国旗。

        当年,燕大心理学系美籍教授夏仁德在燕园的家一直是中共地下组织的重要据点。燕大出身的陈翰伯回忆,“1935年,正是一二·九运动来潮之年。夏仁德完全支持中国进步学生。他不发表讲演,没有写过文章。他知道我们需要安全的工作环境,把他家后门的钥匙交给我们,答应晚上午夜时分,可以在他家楼下客厅里办事。后来,我们利用这里办了很多事情。有些党的文件如《八一宣言》等等,我们就带来藏在地毯底下。”

        抗战八年,日占区大学同样演绎着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感人壮举。囿于篇幅,只能择其要呈现。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