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22日 星期六

    走进“阅兵村”

    零距离探访“阅兵村”

    作者:本报记者 尚文超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22日 03版)

        距离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还有十数日,记者走进位于北京昌平南口的阅兵训练基地,为读者撩起参阅部队的一角面纱。

     

        所谓“阅兵村”,是大家的一种习惯性称呼,本次记者探访的昌平南口训练基地包裹在葱郁的群山之中,安静而神秘。

     

        在8月骄阳的炙烤下,室外训练道上热浪升腾。空旷的场地上,受阅官兵震撼的踱步声响彻四方,一趟趟来回行走在火热的训练道上。

     

        列队训练要求注视40秒不眨眼,站立两小时不动,正步行进200米、齐步行进100米动作不变形。官兵们就面向太阳练睁眼,冒着风雨站军姿,做到注视一分钟不眨眼,站立三小时不动、四小时不倒。阅兵训练要求千人一条心、百足一个音,单排面达到头线、手线、枪线、腿线、胸线、帽线“六线合一”。协调一致别无他法,靠的是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的训练。官兵们说,徒步方队队员一个月就要练坏一双鞋。

     

        在诸多方队中,三军仪仗队身高最高,笔直的双腿每一次与地面形成角度,都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面。张洪杰,这位山东大汉有1.88米的个头,潇洒英武。他是三军仪仗队军旗手,是站在阅兵队伍最前头、正中间的人。这是他第八次参加国内外大型阅兵。今年5月的莫斯科红场阅兵中,他还曾和参阅队友一起,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人的良好形象。多次参加阅兵,张洪杰对此次阅兵任务仍无比重视,他对记者说:“从东华表走到西华表96米,迈128次正步,我要用最坚定的步伐,表达军人的忠诚。”

     

        仪仗队后方,英模部队方队的旗帜舞动在空中,“刘老庄连”、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连”、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英雄番号部队,将分别擎7面抗战时期功勋荣誉旗走过天安门广场。

     

        训练人群中,“狼牙山五壮士”英模方队领队引人瞩目,他叫张海青,是陆军第65集团军军长。每个方队都由将军担任领队受阅,是此次阅兵的一大亮点。而张海青则是受阅方队中唯一的军长领队。同是参加阅兵,他与战士们有着30多岁的年龄差,为了赶上年轻人的步伐,他对自己提出了更高要求,每天绑着4公斤的绑腿练军姿、练体能,与队员们一起全程练八九个来回,一天行走10多公里,迷彩服拧出水,脸上晒出“帽带印”。当了军长为何还要跟战士们一起参阅?张海青说:“对军人来说,不管什么级别,阅兵都是无上的荣誉,每次走过天安门广场,仿佛军人所有捍卫的东西,都具象在这广场之上,让人热血澎湃。”

     

        在一号训练道,坦克、反坦克导弹、武警反恐突击车、空降兵战车、岸舰导弹……列列重器井然排列,呈现出雄浑气派。本次阅兵中,500多件装备、近200架飞机参阅,84%是首次亮相,展示出我军建设的新发展、新成就、新面貌。

     

        装备部队中驾驶第一辆坦克驶过天安门的驾驶员是来自38军的装甲技师丁辉,这是他第三次参加阅兵,2009年国庆阅兵,他就作为坦克箭行方队头车驾驶员,引领整个方队以“零误差”的出色表现通过天安门。今年9月4日,他将迎来自己的40岁生日。他说:“再次经过天安门,是最大的荣誉,也是最大的礼物,会用尽全力,确保‘零误差’。” (本报记者 尚文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