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22日 星期六

    细雨润物 花开有声

    ——精彩纷呈的中芬文化交流

    作者:本报驻赫尔辛基记者 卞晨光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22日 12版)
    中国春节庙会的舞狮表演吸引了不少赫尔辛基市民驻足观看,更有许多人参与其中,感受一下舞狮的乐趣。(卞晨光摄)
    穿民族服装的芬兰姑娘。
    在芬兰堡为小朋友们表演的演员。(吴云摄)

        芬兰虽地处欧洲东北部,是最靠近北极的国家之一,与中国的距离十分遥远,但这里的人们对古老的中华文明和灿烂的中国文化并不陌生。与众多的其他西方国家不同,芬兰人对来自中国的文化已经由最初的好奇、接受和欣赏逐渐发展为喜爱、热衷和追捧。究其原因,长达64年从未间断过的中芬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早在1950年10月芬兰就与中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而其于1951年举办的“新中国图片展”则成为芬兰与新中国在文化领域开展友好往来的开端,随后两国开始互派文化代表团和艺术演出团。20世纪50年代,除了中国杂技团和中国京剧团的访问演出外,充满求知欲的芬兰民众主要还是通过各类展览来了解中国文化,尽管那时的展览内容还十分有限,仅涉及工艺美术、古代艺术、戏曲服装、手工艺品、绘画、版画、编织和地方风情等几个方面,但已经足以让当地人对丰富多彩的东方文化有初步的感性认识。那段时间最令人难忘的是1955年9月中国古典歌舞团在芬兰为期26天的各地巡演。当时以表演中国传统折子戏为主的古典歌舞团走访了赫尔辛基、图尔库、坦佩雷、瓦萨、库俄比俄、米凯利和拉赫蒂等多座城市,总共演出了17场,场场观众爆满,时不时地还得出售站票,这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用芬兰著名演员亚维罗女士当时的话来描述,就是中国古老精彩的艺术“征服”了芬兰观众的心。

     

        中芬文化交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持续不断,细水长流,即使在“文革”时期也没有中断,画展、图片展和访问演出仍在进行。1973年两国签署了政府文化交流计划,官方项目从此开始在中芬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时至今日,很多芬兰人仍对20世纪两国间最大的一个文化交流项目——中国中央歌剧院一行220人参加欧洲著名歌剧节芬兰萨翁林纳歌剧节的演出念念不忘。那是1988年7月,当“中国交响作品音乐会”在芬兰北部边陲萨翁林纳的OKL大厅奏响后,整个芬兰的大小媒体顿时沸腾了,纷纷发文赞扬《二泉映月》《梁祝》《清明祭》和《地平线》等异域风格的音乐作品带给听众的全新感受。中央歌剧院那次在芬兰的演出历时25天,其间由郑小瑛指挥的歌剧《卡门》是中国人首次在欧洲国家用中文演唱的欧洲经典剧目,并正式演出了5场,而《蝴蝶夫人》则演出了7场,其他各类音乐会共举行了20场,非正式演出有3场。中国艺术家们的精湛表演受到了艺术节上近四万观众的热烈欢迎,每逢终场,观众久久不肯离去,掌声和欢呼声有时可达10多分钟。中央歌剧院的成功演出不仅轰动了芬兰,为那届萨翁林纳歌剧节增了光、添了彩,同时也在欧洲其他国家引起极大反响,中国指挥家郑小瑛的名字也随之在歌剧界不胫而走。

     

        纵观60多年来中国艺术团体赴芬演出的历史,不难发现,传统戏曲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从起始阶段的武戏和折子戏到八十年代后的整出剧目,京剧、昆曲、越剧、秦腔、南戏、川剧、庐剧和华剧等多个不同剧种都曾应芬方邀请前往献技,部分演出还在当时获得了观众和媒体的赞誉与厚爱,像1990年的昆曲《长生殿》、1996年的南戏《张协状元》、2000年的昆曲《窦娥冤》、2002年的京剧《霸王别姬》和2003年的京剧《赵氏孤儿》等等。演出之所以能够屡获成功,与中芬文化交流计划的芬方执行机构——芬中友协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这个成立于1951年6月的芬兰民间团体,拥有诸多以其主席维利·卢森堡为代表的既酷爱中国文化又具有很高艺术鉴赏能力的戏曲专家,他们几十年来持续不断地将中国的戏曲艺术引入芬兰,每逢中国艺术团来访都提前进行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就拿昆曲《长生殿》的演出来说,当时是北方昆曲剧院首次出国,演出过程中没有同声传译和字幕翻译,观众能够被剧情打动流泪并深受感染,一方面与洪雪飞等著名艺术家的精湛演技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有关,另一方面也是芬中友协事先做足了功课的结果。早在北方昆曲剧院抵达芬兰之前,芬中友协就印制了精美的海报、宣传册和节目单,并在杂志上介绍昆曲和《长生殿》的剧情、人文背景、剧作者和主要演员,还请芬兰汉学家尼埃米宁翻译了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并举行记者招待会吊高戏迷胃口。演出结束谢幕时,观众雷鸣般的长时间掌声和以脚跺地的欢呼声说明中国的古老艺术确实能够被芬兰人所接受和喜爱。多年来在中国戏曲艺术的熏陶下,现如今芬兰人中已经有一批中国戏曲艺术迷,尤其钟情京剧和昆曲,对中国古典戏剧中浓郁的人文气质、委婉动听的唱腔和诗歌般的唱词如醉如痴。

     

        实际上,中芬两国间长久持续的文化交流也有一直以来就分外活跃的民间文化交流很大一部分功劳,特别是在文物展览方面。多年来,中国大型文物展览相继来芬展出,屡屡引起轰动,例如1997年在芬兰拉赫蒂市举办的“中国秦兵马俑艺术展”,当时举办地还只是一个仅有7万人口的小城,但前来观展的人数就超过了5万人。此外还有末代王朝文物展、竹与园林石明代艺术展、中国丝绸文化展、中国茶文化展、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展和满城汉墓——金缕玉衣展等。

     

        近些年来,中芬文化交流中的一个最大亮点是赫尔辛基市与北京市联手每年举办的中国春节庙会,该活动自2007年首次举办以来已连续举办了9次,每次都能吸引几万芬兰人甘冒冰雪和严寒,在赫尔辛基水晶宫广场亲身体验中国春节所带来的欢乐、和谐和喜庆的气氛,与电视转播中的中国春节晚会现场一起倒计时喜迎新年。现如今,活动中的舞龙舞狮巡游表演、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舞台演出、造型别致的中国牌楼、琳琅满目的中国手工艺品、目不暇接的民间艺术展示以及香气扑鼻的各类美食已经成为当地冬季户外文化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头戏。春节庙会已经彻底本地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变成了芬兰人自己的节日。

     

        就两国在文化交流方面的规模来说,今年将进入高潮。8月14日至11月1日,赫尔辛基艺术节将举办“中国主宾国”活动,400多位中国艺术家将受邀来访演出,内容包括交响乐、民乐、声乐、芭蕾舞、现代舞、摇滚乐、绘画、设计、电影、戏曲、杂技、茶艺、武术等13个门类,项目共计20项。赫尔辛基艺术节是北欧地区最大的综合性艺术节,初创于1968年。此次是艺术节首次邀请其他国家作为主宾国,来自中国的项目将占整个艺术节项目总量的1/3,是迄今中国在芬兰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大型文化专题活动,中央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红色娘子军》届时还将亮相赫尔辛基市中心著名的参议院广场。

     

        (本报驻赫尔辛基记者 卞晨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