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梦想是什么?藏族姑娘肖芳会告诉你,走出大山,有份稳定的工作;藏族小伙尼玛甲则会说,当兵入伍到军营里锻炼;彝族姑娘马海阿依莫会说,将来考上大学……对祖祖辈辈放牧种地、家境贫寒的他们来说,这些梦想曾经是种奢望。
2009年,四川省在藏区启动“9+3”免费教育计划,组织学生到内地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如今,这一计划已从四川藏区扩展到了彝区,惠泽4万多名学生,让高原深山的少数民族学子搭上了“梦想列车”。
“灰姑娘”梦想成真
进站、对标、停车、开门、关门、确认、驶向下一站……在成都地铁2号线,漂亮干练的地铁女司机肖芳格外引人注目。这位来自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姑娘,是我国首位藏族女性地铁司机,也是四川实施的“9+3”免费教育计划的首批毕业生。
24岁的肖芳出生在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色足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后,在九寨沟风景区一家艺术团跳舞。对未来,她曾充满迷惘:“跳舞吃的是青春饭,或许过几年我会和村里姑娘一样嫁了,一辈子生活在高原,与大山为伴。”令肖芳没有想到的是,2009年在四川藏区实施的一项民生“新政”——“9+3”免费教育计划,改变了包括她在内的一大批藏区青年命运。
作为我国第二大藏族人口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学生就业难。针对这些问题,该省于2009年探索实施了免费中职教育计划,即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让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毕业生到内地国家级、省级重点学校接受3年免费职业教育。
不仅包吃、包住、免费读书,每月还有补助。对家境贫寒的肖芳来说,政策春风让她重新走入校园,进入内江铁路机械学校学习。毕业后,肖芳考入成都地铁运营公司。如今,工作4年的肖芳收获了爱情,贷款在成都郊区买了房子,准备把父母从山里接过来一起住。
这是四川省4万多名“9+3”学生命运转折的一个缩影。一些地方干部告诉记者,最初群众对这项政策不了解,看到现实版“灰姑娘”们的事例,纷纷主动要求把自家孩子送出大山学习一技之长。
今年,“9+3”政策从四川藏区覆盖到凉山州彝族地区13个县(区),4300余名彝区学生圆了读书梦。
探索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四川教育史上,“9+3”开创了大规模招收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赴内地读书的先河,这是该省探索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又一创举。为让“9+3”学生更好融入内地学习,四川根据地方需求设置专业,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素质。
成都市礼仪职业中学校长唐开平告诉记者,学生入校后,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出教学方案。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方面,适当减少理论教学部分,增加了实践课比重。此外,学校还进行分层次教学,并利用课余时间给基础较差的学生开“小灶”,老师“一对一”帮助学生。
四川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处长蔡存明说,经过五年实践,四川探索出“藏区打基础,内地学技能”的“知识+技能”的藏区人才培养新路。在三年里,第一年注重养成教育,打牢学习基础;第二年注重技能培养,促进学有所长;第三年注重顶岗实习,推进学生就业,培养了一批德技并重、素质较高的藏区人才。
此外,四川还建立了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经费保障体系。从2009年至2013年,中央和四川省投入“9+3”经费已超过20亿元。
据统计,“9+3”职教新模式实施以来,四川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得到不断巩固,高中阶段教育实现了快速发展。在藏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已由2008年的70%提高至93%;在彝区,2014年共招收“9+3”学生4300余名。
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说,这一职教新模式弥补了民族地区职教薄弱“短腿”,做到了应读尽读。学生中近九成来自农牧民家庭,较好地解决了过去藏区、彝区部分家庭因贫失学的问题。
一人成才改变几代人命运
如今,已有三届“9+3”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他们中,有的进入企业或事业单位;有的光荣参军入伍;有的回乡创业,带动当地乡亲致富。
在四川民族地区,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一人成才稳定一个家庭的教育成效正初步显现。23岁的尼玛德吉是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人,他也是“9+3”首届毕业生。目前,尼玛德吉在成都一家汽车4S店做喷漆工,平均月薪已由实习期的800元升至5000多元。
他告诉记者,毕业后,经学校力荐应聘进入这家企业。如今他已是一家六口的经济支柱,家里老人看病、哥哥读大学的生活费全靠他,“父母说没想到我这么有出息,很为我骄傲。”
朱世宏说,实施免费中职教育就是要切断贫困传递的“脐带”。政府通过支持农村、贫困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掌握谋生的一技之长,带动家庭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的日子。
(新华社成都8月20日电 记者吴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