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20日 星期四

    嘹亮的抗战歌声

    《怒吼吧!黄河》:发出战斗的警号

    作者:本报记者 郭超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20日 09版)
    扫一扫 看更多
    《怒吼吧!黄河》部分歌谱

        “新中国已经破晓,四万万五千万民众已经团结起来,誓死同把国土保!……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黄河大合唱》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以连续切分节奏组成的战斗呐喊,将全曲推向最高潮。

     

        词作者、诗人光未然生前在回忆文章《〈黄河大合唱〉的写作故事》中写道:“当年在延安听过演唱的同志们,想必记得那压轴之作《怒吼吧!黄河》。演唱临近结束的时候,那一阵阵震撼人心的军号和大鼓声,突出并强化了歌曲的内容,使人顿时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当时的延安汇集了一大批进步作曲家和作词家,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成为抗日救亡歌曲的一大发源地。在民族危亡的关头,黄河以磅礴的气势滋养了诗人光未然和音乐家冼星海的创作灵感。

     

        在1939年首次演出后,《黄河大合唱》在大江南北迅速传唱开来,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奔赴抗日前线,无数进步青年跋山涉水投奔革命圣地延安,找寻救亡图存的精神灯塔。

     

        学者刘福瑞在其主编的《中国音乐鉴赏》(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中,认为《怒吼吧!黄河》是“《黄河大合唱》作品主题思想的概括和升华。同时,这个乐章也很像是一个前瞻性的回顾……乐章中‘黄河在怒吼’‘扬子江在怒吼’‘珠江在怒吼’以声部的不同进入,生动地描述了全民抗战中此起彼伏的战争态势。在乐章的最后,歌词‘发出了战斗的警号’这一句被多次在不同声部中重复,为整个音乐带来巨大的号召力”。

     

        《怒吼吧!黄河》诗歌气魄宏大,节奏坚定有力,全诗能听出一种山呼海啸般的轰响。冼星海用宏壮的音乐语言充分表现了它们。美学学者封孝伦认为:“在《怒吼吧!黄河》中,冼星海选用的是多声部大合唱,节奏快而有力,层次丰富,气势宏大,仿佛不仅仅是黄河在怒吼,全中国人民都已发出了怒吼。”(《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黄河作为一个意象,诗人将它从自然壮观到社会内涵,从历史长流到现实激荡,作了含义深刻的抒唱,而主要落笔则在祖国、民族的现实斗争。”(《中国文学通史·现代文学(下)》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学者张大明在他编著的文学史中,也对《黄河大合唱》及其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做了高度评价。(本报记者 郭 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