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09日 星期日

    江苏扬州一小学开设哲学课的做法引起广泛关注。有人反对,认为儿童难以接受晦涩难懂的哲学;也有人赞同,表示启迪心智应从娃娃抓起——

    小学生该不该上哲学课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丁奕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09日 05版)

        近日,江苏扬州梅岭小学西区校决定,今年秋季开设哲学课,并将其作为三至六年级学生的必修课,与语文、数学同等地位。此举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质疑,哲学晦涩难懂,儿童难以接受;也有人赞同,哲学有益,启迪心智应从娃娃抓起。那么,哲学进小学课堂究竟是拔苗助长还是社会需要?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哲学被纳入小学必修课

     

        “你觉得幸福是什么?”“讲讲你为何不快乐?”7月20日,一场以“重新发现儿童”为主题的儿童教育论坛在扬州梅岭小学西区校举办,教师韩莉梅为学生上了一堂关于“幸福”的哲学课,课堂以自由讨论为主,让学生在相互交流间加深对幸福的理解。

     

        “这节哲学课是一次预演,下学期开始,哲学课将被正式纳入课程体系。”梅岭小学西区校副校长李吉银告诉记者,根据教学计划,今年秋季,哲学课将被纳入学校三到六年级必修课程,三四年级一月一次,五六年级两周一次,学生所用的教材将由该校老师以及外聘的专家共同编写。但李吉银表示,虽是必修课,学生哲学课的成绩将采用过程评价的方式,通过听课者的感受、学生自评、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来测试效果。

     

        谈及开设哲学课的初衷,李吉银说:“教育改革以来,许多学校都在呼吁素质教育,但仍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学生所学仍以死记硬背为主,缺乏对‘人’以及‘人生’的独立思考。我认为通过哲学课和小学生聊聊人生,对孩子的成长有一定的启蒙意义。”

     

    创新还是“噱头”

     

        在英国、法国,小学开设哲学课程由来已久。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每周上一小时哲学课有助于提升数学、文学等科目的成绩。但梅岭小学西区校开设哲学课在我国尚属首例,这是教育模式的创新,还是东施效颦抢“噱头”?

     

        宿迁泗洪县洪翔中学李骥老师认为,这是创新之举:“我认为不只大学,中学乃至小学都应该将哲学定为必修课。哲学是思考的显微镜,如果国人都能自由自在、多维度地思考,那么偏激固执的想法就会日渐消失,社会也就和谐安定了。”

     

        但反对开设哲学课的也不在少数。梅岭小学西区校学生家长吴虹芳谈起开设哲学课就连连皱眉:“孩子年纪小,辨别力弱,哲学太抽象,一旦试验失败,就等于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南京大学汉语言专业大二学生李青青也持否定态度:“哲学到现在还是一个没被解开的课题,小学生能理解深邃的哲学理论吗?学生花费大把时间在超出认知范围的课程上,会不会得不偿失?”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王小锡认为,两个方面的认知偏差是导致矛盾的关键:首先是社会成见把哲学高度“抽象化”,认为哲学深不可测、高不可攀,属于受过高等教育人群的“专利”。其次是各方主观认为,哲学课就是灌输概念、死讲理论,远远超出小学生的心理认知。因此,梅岭小学西区校应针对这些矛盾,多渠道化解问题。

     

    因势利导是关键

     

        将高中才开设的哲学课程提前到小学阶段,如此“超前”之举到底是利是弊,小学生到底该不该上哲学课?记者就此采访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方面的专家。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管新华认为,学校为小学生开设有价值的课程是好事,但前提是要弄清三个问题:首先是开什么哲学课?“哲学是一级学科,体系庞大,包括中国古代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西方哲学等,有必要设计出适合小学生的哲学课程。”其次,目的是什么?“通过哲学,宏观上可以学到世界观、方法论等知识,微观上可以解决思维中存在的问题,但小学开设哲学课,必须弄清哲学课能为学生带来什么。”最后,哲学课怎么开?“我国一般在高中、大学才开设哲学课,因为哲学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才能理解。如果小学开哲学课,课程深度与教学方法势必要做出较大调整。”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金林南认为,为了防止事倍功半,学校一定要因势利导设计哲学课程,采用符合少年儿童天性的教育方式。“能否设计出针对性强、科学合理的教材和教育方法,是这场教学探索成败的关键。”

     

        金林南建议,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及思维能力等,学校在哲学课的教学方法上应该注重启迪而非灌输,可以考虑采用讲故事方式,用哲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尤其要注重伦理道德观念教育。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丁奕)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