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08日 星期六

    营造“海丝路”良好的国际安全环境

    作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尹继武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08日 08版)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系统的国际战略工程,通航保障及其安全维护是有效推进“海丝路”建设的基础。营造良好的“海丝路”国际安全环境就显得至关重要,它包括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维度,也包括海上和陆上的双领域安全保障。

        其一,海上传统安全。海上通航的安全保障,建立在航线及其相应战略支点(港口等)的有效建设之上,这需要中国加大力度有效保障相关战略通道安全。同时,航线所经过相关海域的地区领土争端,也对通航安全构成了直接的挑战。概言之,确保诸如马六甲海峡等战略通道的安全,有效排除海上争端的潜在威胁,是确保通航安全的首要任务。

        其二,海上非传统安全。海洋战略博弈的兴起,相应产生了一系列非传统安全环境,比如海盗、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的威胁;科技、水文、气候、航运信息等低级政治领域的合作需要也日显重要。为此,与“海丝路”沿线国家开展相应的非传统安全合作,提供国际安全公共产品,是建设良好海上非传统安全环境的基本要务。

        其三,陆上传统安全。在发展沿线国家的关系中,中国应在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中保持良好的平衡。实施相应的政策、政治协调,是塑造良好国家间政治关系和陆上通行安全的有效保障。

        其四,陆上非传统安全。“海丝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千差万别,会带来相应的国内政治、社会风险等。政治的不稳定性,是影响中国与相关国家战略合作的重要原因,同时沿线国家国内的恐怖主义、商贸政策以及文化差异等,均对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国际关系及人员安全等造成影响。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