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08日 星期六

    厦门翔安:“草根”创业的孵化基地

    作者:本报记者 马跃华 本报通讯员 林瑞声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08日 02版)

        每逢周末,厦门翔安阳光视线眼镜连锁企业总经理蔡金吉都会脱下皮鞋和西服,换上紧身骑行服,戴上帅气的运动头盔,纵情享受骑行的快乐。在倡导低碳环保的今天,蔡金吉敏锐洞察商机,把自己的兴趣爱好融入创业,成为翔安阳光骑士捷安特专卖店的总代理。这是翔安青年创业路上的一个故事。

     

    草根宣讲入人心

     

        “我捡过紫菜,出海到过好望角,一次次的尝试和努力,最终让我选择在家乡开了一间属于自己的旅游餐厅。”来自小嶝社区的创业达人邱才能说道,“当时很多人不看好我,但时间证明,我的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

     

        用自己的话,讲自己的故事,亲切的语言表述,特有的乡土味儿,让台下掌声一次次响起。这是不久前翔安新一轮“创业达人”宣讲团宣讲的活动现场。带着“创业秘籍”,宣讲团将陆续走进14个共同缔造典型培育点的村(居)、20个美丽乡村建设点所在社区。

     

        在翔安新店镇宋坂三里87号,创业沙龙都会定期举办,每期邀请一位创业导师当主持人。每位成功创业的人士,犹如一本内容丰富多彩的书,因而这个场所被命名为“创业真人图书馆”。

     

        今年,这些上过山、种过地、下过海、打过鱼的翔安“创业达人”所创办的企业还将建立创业实训基地,构筑“1对1”的创业帮扶挂钩体系。“草根力量”的鼓舞与帮扶,点燃了翔安人创业的热情。

     

    政策凸显有“底气”

     

        “翔安团区委、人社局等单位提供的创业贴息贷款、租金优惠等扶持政策是我‘搬家’的主要原因。”一度“筑巢”在外的吴水乾,最终选择回到家乡大展拳脚,抢滩“互联网+农业”,注册成立了翔安首家电子商务公司。

     

        每年区财政新增1亿元用于创业带动就业,《翔安区关于进一步促进被征地农民和海域退养渔民创业带动就业的实施意见》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发酵”。“鼓励”“奖励”“扶持”“补贴”等字眼,让翔安创业者从中读到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今年4月20日,翔安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宣传周开启,翔安区除了解读新政外,还把因地制宜推动特色产业创业和农渔民参股集体创业的扶持措施,带给更多的农渔民,让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了解创业、参与创业并能创成业、创好业。深受鼓舞的创业者们和准创业者们更有“底气”了。

     

    创新探索成时尚

     

        紫色香菜、紫衣上海青、紫色四季豆、黑色苦瓜、儿菜……这些以前没听过更没见过的“多彩蔬菜”,让翔安新圩的庄家宝蔬菜专业合作社吸引了不少眼球。

     

        合作社理事长郭防种菜已经有20多年,是个地道的翔安农民。2009年5月,郭防创建了庄家宝蔬菜专业合作社。2010年,他的“五珍”品牌申请成功,他的蔬菜打进了天虹超市等大卖场。

     

        用创新精神来创业,年近50岁的王围垦创造了“小学文化也能发明洗菜机”的佳话。“我们村大多种植胡萝卜,很多是出口到日本的,出口前,要洗干净。”王围垦说,“我为何不发明一台这样的机器,便宜又不容易坏的,方便更多村民呢?”果然,三年后,他的洗菜机问世了。他的洗菜机,每年的销售量达到300台,不仅远销到山东,去年还卖到了越南。

     

        用创业这支有力的大笔,结合“扎实”“创新”的颜料,翔安的青年们正书写着动人的青春风采。

     

        (本报记者 马跃华 本报通讯员 林瑞声)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