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05日 星期三

    口述东北文化抗战史

    爱国报人的抗日强音

    ■口述专家:焦润明(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作者:本报通讯员 刘勇 本报记者 毕玉才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05日 01版)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申报》直斥日本“蔑弃国际公法,破坏东亚和平”,而被日本人控制的报纸《盛京时报》却轻描淡写地称“市民未感受若何恐慌”。

        日俄战争后,日本侵略势力大举进入东北,此后,日本对东北地区的舆论渗透从未停止过。到1927年,日本在东北创办的报纸已有70多种。《盛京时报》名义上是“开通民智”,联络“中日邦交”,实际上是日本文化侵略中国的工具。它一方面露骨宣传日本代表着“最美好的世界”,另一方面大肆诋毁中国形象,“九一八事变”后更是肆意美化日本侵略,宣传所谓的“中日亲善”和“王道乐土”言论,为侵略者张目。

        东北沦陷后,为摧毁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实施其文化侵略和文化殖民,日本军国主义对新闻广播出版业实行严格控制。1936年9月,成立“满洲弘报协会”,将伪满洲国的主要报社发展为其加盟社,以便于控制。1941年1月设立“满洲新闻协会”,并于这一年的8月颁布了《满洲国通讯社法》《新闻社法》和《记者法》,借以大力宣扬奴化思想和殖民政策,阻击抗日报刊和出版物进入东北。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军国主义更是进一步强化了新闻管制,禁止任何形式的反日言论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报刊发出了抗日最强音。《满洲红旗》是“中共满洲行动委员会”的机关报,针对1931年1月至2月日军在沈阳举行的演习,《满洲红旗》极富预见性地指出:“无疑地,这些枪声,是帝国主义武装占领东三省的信号。”1932年淞沪保卫战打响后,《满洲红旗》对十九路军奋起抵抗的英勇壮举发表了社论,并谴责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除了《满洲红旗》,还有中共东满特委机关刊物《两条战线》和东北抗联第二军党委机关刊物《战旗》等报刊,以及南满地区的《东边道反日报》《列宁旗》《反日民众报》《反日青年报》等。虽然日伪当局对报刊实施了更为严格的控制,但是各级党组织都秘密建立了自己的印刷厂,努力通过报刊等宣传品来传播党的抗日方针和策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东北抗联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1932年南满游击队创办《红军消息》开始,到1940年,共创办了24份报纸。

        许多爱国报人也不惧日寇的淫威,以各种方式抵抗日本殖民统治。由张复生在长春创办的《国际协报》,在东北全面沦陷前,连续发表10余篇社论,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新满蒙政策;“九一八事变”后,又以《日本军队能如此侵占东北》为总标题逐日撰写社论,向世人披露日军的侵略行径。

        随着日伪对报刊管束越来越紧,爱国报人采用隐蔽、迂回的方式,通过副刊、画报进行抗争,许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1936年8月15日,《大北新报画刊》主编金剑啸、《黑龙江民报》社长王复生、编辑阎达声等进步报人被日伪杀害,在东北文化抗战史上留下了不屈的一页。

        (本报通讯员刘勇 本报记者毕玉才整理)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