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02日 星期日

    艺海撷英

    龙潭之子

    作者: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02日 12版)
    人 流(中国画) 袁 武
    笔墨元素(油画) 金红炜
    朝鲜族新娘(中国画) 傅宝民

        “龙潭”因雄踞在北国江城吉林市松花江畔的“龙潭山”而得名;“龙潭之子”是指在吉林市龙潭区生活或学习过、在全省暨全国绘画领域取得成绩的画家群体。为了让观众了解这些从黑土地走出来的艺术家的艺术使命感与创作风貌,日前“龙潭之子”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40余位“龙潭之子”的作品各具特色,体裁丰富。既有北方雄浑敦厚的画风,又有纤巧典雅的艺术韵律;既有古朴严谨的传统笔墨风骨,又有现代抽象意味的意象表达。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群懵懂少年在松江之滨、龙潭山下,拿起画笔,开始在这片热土上放飞梦想。光阴荏苒,转眼三四十年过去了,昔日的少年如今已经成为美术领域中的领军人才,画家袁武、贾涤非、高国方、金红炜、孙银生、高向阳、张冠宇等创作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或在各种大型展览中摘金夺银、屡创佳绩。还有许多画家满怀热忱辛勤耕耘,在海外,在全国各大专院校、艺术研究机构专事美术教育或艺术创作,硕果累累、成绩斐然。

     

        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活跃在全国各地或大洋彼岸的“龙潭之子”,能够始终保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赤子情怀。他们有的坚守家乡,有的已走向祖国各地走出国门,但无论走到哪里,内心仍然萦绕着梦想开始的那座山、那片水和那份浓浓的乡情。

     

        “龙潭之子”的创作既得益于白山松水的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也体现出艺术家们的勤奋与修为,同时也充分体现出当地政府和相关文化机构对艺术教育事业一贯重视的优良传统。正如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为此次展览撰写的前言中所说:“公共艺术教育是所有文化服务型事业单位所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它的影响不局限于当时当代,更在于未来。‘龙潭之子’现象将予人们以艺术之外的关于人才、关于艺术教育的更多思考。”  (亦 南)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