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02日 星期日

    大爱悲歌

    作者: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02日 12版)
    矿工图之——王道乐土(中国画) 周思聪

        《矿工图》组画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常常被誉为继蒋兆和《流民图》之后又一部揭露侵略罪恶、为人民苦难控诉的里程碑式力作。《矿工图》最早在1966年由卢沉构思、立意,但未完成。1980年,周思聪、卢沉夫妇开始重新创作《矿工图》。他们奔赴吉林辽源煤矿写生采风,拜访幸存下来的老矿工,听他们亲口讲述当年在日军暴行下的惨痛经历;绘制了大量的炭笔速写,捕捉每一处细节;到当地博物馆查阅、收集了大量的图像资料。这些素材都成为构建《矿工图》大型组画的坚实基础。

     

        《矿工图》组画构思共计9幅,周思聪、卢沉合作完成了其中一幅,之后周思聪独自完成3件作品。但由于精神压力和疾病,周思聪也不得不停止《矿工图》的创作。《矿工图》成为一套未完成的大型人物组画,一曲未谱完的浩浩悲歌。

     

        日前在北京画院举行的“大爱悲歌——周思聪、卢沉《矿工图》组画研究展”,全面筹借与《矿工图》组画相关的创作手稿,特别是草图、初稿、素描稿等,首次整体而又全面地呈现了《矿工图》组画的历史面貌,并通过历史文献和研究资料去梳理、还原构思之初的《矿工图》组画。在今天的艺术创作中,我们过多地强调画面的制作而忽略了艺术家本应有的文化自信与感悟;我们过多地参照既定的场景而忘却了中国画笔墨无限变化的可能。周思聪、卢沉创作的《矿工图》,每一笔每一墨都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有感而发,是他们用自己的汗水甚至生命谱写的一曲有关人类大爱的赞歌,这也是经典艺术能够穿越时代,激荡人心的根本所在。 (薛 良)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