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02日 星期日

    口述东北文化抗战史

    日本的“精神细菌战”

    作者: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02日 01版)

        开栏的话

     

        在所有的侵略中,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破坏是最隐蔽的,也是最彻底的。面对日本对东北的“文化殖民”和文化侵略,东北人民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成为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报今日起开设《口述东北文化抗战史》专栏,约请史学专家和“文化殖民”亲历者介绍日本文化侵略事实,讲述自己对日本文化侵略的抵制。

     

        妄图从根本上灭亡中国

     

        口述专家:齐红深(辽宁省教育厅研究员)

     

        从1895年占领旅顺至1945年战败,日本对东北的侵略长达50年。比军事侵略更恶毒、更隐蔽、更具欺骗性的,是文化教育侵略。

     

        日本战犯、文部大臣冈部长景在《文教维新的纲领》序言开头写道:“现在进行的大东亚战争,不仅是武力和粮食生产的战争,也是科学技术的战争,同时也是教育和思想的战争。”在侵华战争中,日本对教育文化设施进行狂轰滥炸,对爱国师生大肆逮捕杀害。更多的则是观念、思想、精神等意识形态层面的侵略行为,可称为“精神细菌战”。

     

        在发动武装侵略之前,日本炮制各种谬论,为侵略制造借口。在侵略战争进行时,文化宣传起着配合武装入侵的作用。在武装占领后,又用文化教育腐蚀被侵略者的反抗意志,使之甘当顺民。日本对华文化教育侵略,就是意图从根本上永远灭亡中国。

     

        日本人每到一地,急忙开办日语学校,教授日语,进而将日语作为“国语”,取代中国语言和文化。同时,篡改历史,挑拨民族关系,分化中华民族。

     

        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档案馆见到3种日本在侵华期间编写的东北教育史书籍,我的民族自尊心受到强烈的刺激,从此投身东北地方教育史、日本侵华教育史研究,并与有志于此的同行成立日本侵华教育史研究中心,开始“日本侵华殖民教育口述历史调查与研究”,并出版了《东北沦陷时期教育研究》。

     

        (本报记者毕玉才 本报通讯员刘勇整理)

     

        尝尽亡国奴滋味

     

        亲历者:焦殿珍(辽宁日报社离休干部)

     

        我8岁时入村小学校读书,随后因日本侵占东北而辍学。12岁时,日本人以所谓“反满抗日”的“罪名”,将我祖父和父亲杀害,并将房屋和财产全部烧毁。21岁时,我考入伪满洲国立海城师道学校就读,3年里我尝尽了亡国奴的滋味。

     

        在进行奴化教育的过程中,日本人极力向学生灌输亲日思想和忠“君”爱“国”思想,让学生成为驯服的奴才和伪满洲国的顺民。每天早会,全体师生面对东方行45度的鞠躬礼,遥拜日本天皇。

     

        学校还强制推行日本话,不准说汉语。在我们学校的日语课,上课一律用日语对话,连姓名都得改成日本人的姓名。

     

        学校虽然开设有历史和地理课,但教科书上写的却与事实完全不同。东北的历史明明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组成部分,教科书却把它写成是伪满洲国史;东北的领土明明属于中国的版图,教科书上却把它说成是伪满洲国的“国土”。

     

        一想起奴化教育,我始终感觉屈辱和愤怒。

     

        (本报通讯员刘勇 本报记者毕玉才整理)

     

        小时候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亲历者:吴保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退休医生)

     

        我的老家在辽宁省辽阳市。1938年,我们全家迁到黑龙江双城县(现五常市)。1942年,我到拉林小学念书。

     

        学校每天都要上早会,早会时,我们都到操场上集合,日本人要求我们虔诚地唱日本国歌和满洲国国歌。

     

        1945年8月15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那天我的老师激动地在讲台上对我们说,日本投降了,日本侵略我们的日子到头了。老师拿出一张中国地图,讲起了日本的侵略历史。我发现这张地图大得很,而东北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中国原来这么大!我又吃惊又气愤,吃惊的是没想到我们国家如此广阔,气愤的是长这么大,才清楚自己的国家是中国,自己是中国人。那天夜里,老师带我们制作了许多小红旗,在随后的几天里,我们每天都上街,举着小红旗高喊“中国万岁”。

     

        (本报通讯员刘勇、张昕 本报记者毕玉才整理)

     

        人物素描:郭红松绘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