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6月18日,由中宣部指导,光明日报社、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二十四场在青海玉树举行。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乔清举作演讲,并与现场150余位观众进行了互动,来自全国的387万网友收看了节目,23.7万网友通过微博、论坛等参与了交流互动。现摘编乔清举的部分精彩演讲内容,以飨读者。
今天主要围绕儒家生态智慧讲四个方面:第一是介绍儒家生态基本内容;第二是对“天人合一”的概念做一个探讨;第三是对儒家关于自然的道德维度、对待自然的想法做个介绍;第四是说明一下儒家生态文化的当代意义。
儒家生态智慧的基本内容
我们先讲第一个问题,儒家生态智慧的基本内容。儒学的生态思想可以用“一、二、三、四”来概括:“一”是“一个原则”,即天人合一;“二”是这个原则中“天和人”各是什么,什么是“合”,怎么合?这涉及人和自然的关系;“三”是儒家对待自然的“三种维度”,一个是宗教,一个是道德、礼治,一个是政治、法律;“四”是儒家对于动物、植物、土地、山川等“四种自然对象”的生态性认识。
“天人合一”的概念
下面我们讲“天人合一”,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精粹概述。
关于天地人关系,儒家文化里面也有很多具体的说法。《易传》主张:“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神鬼合其吉凶。”董仲舒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张载提出:“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这些都是十分明确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我们先讲第一个说法。什么是“大人”?在传统文化里,大人是有一定知识和道德,有一定官职,能够为社会服务的人。我们现在讲德才兼备,这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发展。领导干部之德是要忠诚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德里面包括“生生”的内容,这恰好就是生态的理念,所以领导干部的德里面也包含有生态文明建设因素。在当代,包含着为社会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产品的职责。
第二个说法,“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天和人是统一的。“际”是两个物体交界、相连的地方,这个命题说明,人和天是一体的。
第三个说法“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这是讲人的修养。“因明致诚”是通过自身智慧去领会,去理解天道天德。我们讲德才兼备,在传统文化里面,德和才不矛盾,德的修行可以启发才,启发智慧。
下面讲“天”。天在古代汉语里面有时候叫“天”,有时候叫“天地”,单独叫“天”的时候包括天地,就是我们讲的自然的含义。总体上讲,“天”指自然界,是指一个以生生不息为目的的过程。
“天人合一”的命题里面,人是一种德性主体、责任主体,承担着对于天地万物的责任、使命。德性主体是一种和谐共存的关系。
什么是“合”?如何合?“天人合一”的“合”,它得是积极的。首先是参赞化育,就是通常说的参天地,赞化育,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其次,“合”还必须是主动地调整自然,延天佑人。在不利的生存条件下,在自然灾害面前,人应该发挥主动性。所以这个“合”,不是把人镶嵌在自然里面不动,也不是一切自然为我所用,以人类为中心主义,而是人和自然在相互交往、各尽其性的过程中的辩证统一。人和自然是椭圆的两个焦点,两者共同构成大自然。
儒家关于自然的宗教、道德维度
下面我们讲“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一个是宗教,一个是道德、德治,一个是政治和法律的维度。
先讲宗教的维度。自然有神秘的一面,应该对自然保持敬畏的态度,对自然要祭祀,人对于动物要有报答,这是宗教的维度。名山大川能够给百里范围带来气候环境变化,天子都要祭祀,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这是我们讲的宗教的态度,跟我们通常讲的宗教不太一样。
接下来我们讲道德的维度。道德的维度从人的方面来讲,就是要用我们的仁心、仁慈对待自然;从自然的方面来讲,就是让自然能够实现自己的本性。《中庸》里面讲“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万物都要实现自己本性,我们要维护自然的价值,尊重自然的权利,实现自然的生命。
讲到仁,大家都知道“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表达的是人和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在儒家哲学中,仁的生态维度对于动植物、土地山川都有具体落实。对于动物,儒学主张“德及禽兽”“恩至禽兽”。《礼记》里面有一篇《礼运》,里面讲到大同的美好社会愿景,不光人和人,包括人和动物,动物和动物之间,都是和谐相处的景象。
儒家对于植物也是道德的态度。好的环境是产生好的万物的前提条件。儒家认为,“万物莫善于木”,应“泽及草木”“仁及草木”。董仲舒说,“恩及草木,则树木华美,而朱草生”。这句话都很有现实性,其实你浇水、施肥,不乱砍滥伐,环境美好不止“朱草生”,各种各样神奇的动物,都会吸引过来。
对于土地,儒家把土地区分为土、地、壤、田四个层次。董仲舒提出了道德地对待土地的主张。他说:“恩及于土,则五谷成,而嘉禾兴。”美国哲学家利奥波德提出了“健康的土地”“土地伦理”等概念,这与董仲舒的态度是一致的。
我们接下来讲山脉。在儒家哲学中,山脉是一个活生生的存在,它是气的凝聚,同时又作为自然的一个环节,与河流一样起着导气的作用。古人反对过分毁林开采矿藏,认为这样会导致地气消散,不能含气出云,导致水旱之灾。董仲舒要求道德地对待山脉与矿产,主张“恩及于金石,则凉风出”。
下面我们讲河流。第一是“国主山川”,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名山大川主导着这个国家的命运。第二是“川,气之导也”,认为河流不仅能流水,而且能导气,即参与自然的循环。第三是“水曰润下”,即河流具有滋润大地的性质。第四是“川竭国亡”,儒家认为,若“水土无所演”,则“民乏财用”,国家灭亡,这就需要一种思维转变,把河流作为有生命的个体;道德地对待河流。
再进一步对河流做更深入的认识,其实它不止是一种现象,也是我们各民族的血缘纽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人文文化纽带。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对于自然的保护,下游受益,我们上游要做出牺牲。反过来如果我们上游出现地震洪涝,下游就要主动积极来支援,这就是人文精神的血缘纽带,是中华民族多民族共同体和谐共存的一种表现,河流在这其中就起了纽带的作用。
儒家生态哲学的政治维度表现为政府设立自然管理部门和官职,颁布政令法律保护动植物,把生态保护具体地落实到政治活动中。
儒家生态文明思想对于世界的再启蒙意义
儒家哲学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精神生活各个层次都有系统的认识,是一种全面而又深刻的学说,其精华是中华文明贞下起元,历久弥新,这是保持较高文明水平的内在动力和成为世界性思潮的根本原因。
儒家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一方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资源,另一方面也是人类文明共同生存的基础。这种思想给人类社会重新提供启蒙思想资源,人和人之间关系,国和国之间关系,落后和发达的关系,不是侵略、掠夺占有,而是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儒家生态哲学是一种突破主客对立,具有根本性变革的世界观,其中的合理因素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促使人类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人与自然之间、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对于当今世界具有第二次启蒙的意义。这是儒家思想的世界性价值,也是我们确立文化自信、文明自信的坚实的理论基础。西方文化应该了解、认识和吸收儒家文化智慧,东西方文化携手一道构建新的人类文明。
(本文摘编自“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24场活动的现场演讲实录,光明网记者章丽鋆、蒋正翔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