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报到,交上一份《弟子规》《大学》的读后感,成了近两年中山大学新生入学的一份特殊“作业”。重视经典阅读是这座百年名校给学生们上的第一课。
事实上,中山大学一直致力于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年学子的普通校园生活,并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除了课堂上教师的传道授业,甚至连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也被注入了传统文化的基因。知行学社、澄心琴社、国学社是中大学子感知经典,传承传统的重要园地。
发现新的乐趣
传统文化成为中大校园社团的精神内核,让原本现代的校园生活多了经典的“清香”。生活在现代的学子们在传统文化的积淀里发现了新的乐趣。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初夏的早晨,读诗的声响从锡昌堂前传来,那是中山大学同学们在诵读《诗经》。每天早上七点钟,中大校园里就会传来学生们诵读《诗经》《老子》的声音。
由中山大学哲学系学生自主发起知行学社寓意“知行合一、相资为用”,学社以研究和传播国学文化为己任,并聚集了一群喜欢看书读书的人、热爱思考的人,甚至毕业生也会回来研习和探讨经典。正如知行学社指导老师冯焕珍教授所说:“知行学社不论何时都能如暗夜明星,发出光亮!”
除了诵读声,中大校园里还飘扬着古琴声。悠悠的琴声从澄心琴社琴房传出,隐约能辨别学生口中《阳关三叠》的古语。澄心琴社一名取自明代岭南著名理学家和古琴家陈白沙“静坐澄心,从中悟道”之句。在这里习琴的既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他们都饱含着对古琴的由衷喜爱。
接近内心的机缘
飘散着传统“清香”的社团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接近传统、接近原典,更提供了一个接近自己内心的机缘。
知行学社是中山大学“醒得最早”的社团。七点的晨读意味着社员六点多就要起床,有谁能够坚持下来?“这个社团不可能会有人气”的质疑不断出现,知行学社社长李天保却不以为意。在他看来,这本来就是不为了“吸引人气”而组成的社团,完全是为了对经典心有所往的“同道中人”提供的交流平台。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原本计划一周两次晨读,竟然成了一周七天的习惯,参加的人数也不断地增加。李天保自豪地告诉记者:“诵读改善大家原本凌乱的作息,还调节了大家的心性,早起诵读让人清爽。”
同学们推崇的社团活动少不了专业指导老师的点拨,在澄心琴社总能看到精通艺学的“大师”。
曾携琴游访岭南的香港中文大学古琴导师苏思棣向琴社诸学员“传道”又“授艺”。一曲生涩的《黄莺呤》之后,从弹琴时的坐姿、眼光、注意力的投放及指法诸细微处,苏思棣一一指点学员,“弹琴时应端正身体,身正才能手稳”。
“为社会福,为邦家光”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青年学子的认同,更在于内化于心后,外化于行。中大学子们正走出校园,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践行着“为社会福,为邦家光”这一孙中山先生的遗训。
2015年4月,国学社应中山大学公益团队之邀,到珠海市唐家镇鸡山社区为小学生讲解国学常识。学员们为小学生们介绍了“庄周梦蝶”的故事,这是当地小学生第一次系统地接触国学课程。国学社成员张梦婷认为:“国学或许不在学,不在辩,而在修,修动静闲宜,修自己众生天地于一体,它长在你的口齿间,衣袖里和脚底下。”
“或十日一会,或月一寻盟”的技艺切磋,让琴社成员的水平不断提高,他们还登上了2014年岭南古琴音乐会、全国大学生古琴音乐会的舞台,以琴交友,以琴结情,向大众推广古琴文化。
“大学是什么?大学之大,不在术,而在道;不在知,而在智;不在用,而在体。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以大胸襟包纳各种思想,以大智慧做人行事,更是以大学问道人生。”长期浸润在传统文化之中的学生吴瑞臣如此感受。 (本报记者 陈鹏 吴春燕 本报通讯员 邓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