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重庆科技学院积极参与完成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与应用”成果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拥有6项实用新型专利的在校学生刘洪伟,仅“3D打印抛光机”一项专利就卖出200万元。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怎样才能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大显身手?日前,重庆科技学院校长严欣平在接受采访时认为:打造“校园创新体”,在全力做好“配角”的过程中完成科研“逆袭”。
不求“以我为主”但求“为我所用”
“新建本科院校的‘根’在地方,特色在行业。只有尽快融入行业和地方,才能夯实发展基础。”严欣平说。
重庆科技学院的产学研一体化,有两个“不一定”:不一定都追求“高大上”的重大项目,关键是瞄准企业和行业实实在在的需求,搞应用性强的科研创新;不一定事事都“牵头”,能当“主角”就全力当好“主角”,当不了“主角”就努力当好“最佳配角”。
以行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以“甘当配角”的态度寻求科研创新合作,让重庆科技学院赢得了一个又一个重要项目:短短10多年间,学校建成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和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还拥有中石油HSE重庆培训中心等20余个综合性平台。科研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学校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不求‘以我为主’,但一定要‘为我所用’。只要每一个项目都作出好成绩,就能慢慢从‘配角’变成‘主角’。”严欣平说。
创新驱动化“单兵弱势”为“整体优势”
在队伍、设施等基础建设方面,为改变先天不足的局面,重庆科技学院在全校范围内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了以二级学院为基础的管理体系,将职称评审、学院科级管理人员任命等权力下放到各二级学院,学校只实行“宏观调控”。
体制机制创新是为了鼓励全校性的学科交叉融合,将科研创新的“单兵弱势”转化为“举全校之力”的整体优势。在重庆科技学院,每一个重要的科研平台都由一个学院牵头推进,但每个支撑平台建设的团队都由全校教研人员自由组合。
全校协同、校企协同,使重庆科技学院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的影响力都得到了质的提升。到2012年,全校科研人员获得的科研经费就超过了1亿元。
创新平台全校共建师生共享
重庆科技学院并不只是“偏爱”教师和科研人员。从2011年起,学校就按每人每年100元的标准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创新基金,学校每年投入200万元。
学校不仅要求“本科生进实验室”,而且还专门建立了“大学生科研创新实验室”。
过去6年中,重庆科技学院在校学生共获得国家级科研创新奖励近300项。2014年,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分别遴选20个创业创新资助项目,重庆科技学院一共有3个项目入选。2015年2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办的第九届世界网络炼钢大赛总决赛中,代表中国赛区参赛的重庆科技学院,获得了世界总决赛冠军,这是我国高校第一次在该项赛事中夺冠。 (本报记者 张国圣 本报通讯员 刘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