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29日 星期三

    高原火箭兵的坚守

    ——记第二炮兵某旅九号哨所

    作者:李进党 陈小强 岳小琳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29日 11版)
    巡逻路上,九号哨所官兵为牺牲在战位上的烈士献花。

    陈小强摄

        有“东方神剑第一哨”之称的第二炮兵某旅九号哨所,坐落在海拔近4000米的西北风雪高原,坚守在这里的一代代官兵发扬“高原火箭兵精神”,恪尽职守,牺牲奉献,年年立功,被第二炮兵授予“安全警卫模范班”荣誉称号。

     

        全军立功受奖最多

     

        “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氧气吃不饱,整天裹棉袄”,这是哨所生活的真实写照。2003年3月,刚到哨所的苏黎,每天的工作除了喂马、打扫马厩、训练巡逻,就是在塑料大棚里种植蔬菜。从繁华都市到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面对难耐的孤独寂寞和每天周而复始的工作,苏黎心理上出现严重不适,对从军抉择产生怀疑。哨长王辉端着饭菜来到他床前说:“你不能走,否则,你就是九号哨所第一个逃兵。”

     

        苏黎不仅坚持了下来,一年后,他还当了哨长。退伍时,他不忘哨所让他变铁为钢的历史,虔诚地在哨所前包了一包黄土带回家。

     

        通往九号哨所的每一条路、每一条岭都流传着特别动人的故事,每一座山、每一棵树,都可能蕴藏着艰苦奋斗的史诗,承载着非常厚重的信仰。哨所组建55年,54年立功受奖,多次荣立集体一等功,是全军立功受奖最多的单位。

     

        争做马背上的雄鹰

     

        九号哨所隶属警卫二连,又称骑兵连,是目前我军仅存的两支担负作战任务的成建制骑兵分队之一,被誉为“高原铁骑”。新兵到哨所后学习的第一项技能是骑马。哨所士兵各个身怀绝技,他们的马上劈刺、马上射击、飞身上马、飞马拾币等精湛技艺,连方圆几百里祖辈与马打交道的藏族群众都赞不绝口。

     

        二炮优秀士兵标兵程平强,曾是旅里小有名气的“笔杆子”。士官学校毕业时,他坚决要求到最艰苦的九号哨所,在全旅引起不小震动。

     

        为了做一个合格的骑兵,程平强晚上泡在马厩里,摸索马的秉性。他苦练乘骑技术,一星期过去,裤子磨破了,屁股磨烂了,腿肿得下不了马,腰疼得直不起来。如今,程平强已转业回地方工作。他在给九号哨所战友的一封信中写道:“骑兵就是马背上的雄鹰,只有练就了过硬的本领才会展翅高飞。”

     

        完成极具艰险的任务

     

        对于九号哨所的官兵来说,警戒、巡逻是一项极具艰险的任务,在3500米以上的地方散步相当于内地负重20公斤行走,途中要翻过三座大山,根本没有路,战马踏着荆棘往上走,翻过山是一望无际的沼泽地,看似平静却暗藏着危险。半个月前,战马就是在这片沼泽地中救了班长田存良的命。他说,这匹马跟了他6年,每次发生危险时,军马总是有预兆地将他甩出去。哨所士兵每天至少要上山瞭望6次,每周要在这样的警戒线上走上三四回。

     

        巡逻返回途中,路过一片红柳林时,队伍会停下来,大家默默地向红柳林行骑兵礼。20多年前,曾是九号哨班长的曹新节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红柳苗,带领战士种在荒滩上,年复一年,如今当年种下的红柳苗,已经枝繁叶茂,而曹新节却因为过度劳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官兵按照他的遗愿,将骨灰撒在哨所前的红柳林旁。

     

        来自皖北的战士周镇镇刚到哨所就胸闷头晕,出现明显的低血压和面部水肿等症状。面对困难,他从未改变留在哨所的决心。强烈的高原反应使周镇镇几度晕倒在哨位上,但他靠服用抗缺氧药物和坚持锻炼,顽强地在哨所战斗了两年。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