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29日 星期三

    通济堰的浓浓民俗情

    作者:田中娟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29日 10版)

        在浙江省丽水市西南部的碧湖平原上,有一条千年古堰——通济堰,它创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公元505—519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南方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我国仅存的一座使用至今仍然发挥作用的古代拱坝水利灌溉系统。通济堰拱坝比建于16世纪的西班牙爱尔其坝和17世纪的意大利帮尔达多坝要早1000多年,其拱形大坝科学地利用力学原理,在我国乃至世界水利史上都是一个伟大的创举。通济堰大坝及其水利工程不仅以悠久的历史和巨大的水利效益闻名于世,还孕育了形式多样的通济堰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内涵丰富而独具特色。

     

        通济堰大坝建成后,历代以来还兴建了进水闸、堰渠、大小溉闸、排沙门、石函、湖塘、陡门等灌溉系统,特别是有“水上立交桥”之称的引水桥堪为世界之最。百姓不忘历代修堰先贤的丰功伟绩,在通济堰灌区修建了詹南二司马庙、龙子庙、龙女庙、西堰公所、文昌阁等,每年定期举行祭拜活动、庙会、踩街和曲艺活动。

     

        通济堰历经千年而不衰,其历史人文方面的蕴涵至为深厚,地域特征极其明显:(一)内容丰富的民俗表演形式。1.戏曲、曲艺类。曲艺有盲眼艺人鼓词,为盲艺人用碧湖方言说唱鼓词,俗称“唱故事”。说唱形式分为演唱整本故事的“大鼓词”和单唱的“门头曲”。伴唱乐器为大鼓、锣、钹和竹板,边鼓边唱。还有由明眼艺人唱的三江韵鼓词,其内容从通济堰拱坝所在地的堰头村唱到石牛村,因遍及三江流域而得名。戏曲以“处州乱弹”为主,戏本主要以歌颂历代修堰先贤为题材,主要作品有“穆龙坝”“班师回朝”“八仙镇水牛精”“何丞相查堰”等。2.舞龙。有行口村的板龙、瓦窑埠村的篾龙、保定村的布龙等,其中保定舞龙形式颇有特色,龙的形状也别具一格。3.灯会。在秋季的祭祀和农历八月十五“官船查堰”的活动中,各区灯会异彩纷呈,有八仙灯、狮子灯、茶灯、荷花灯、竹马灯等。4.传统游艺活动。有闹荷船、打莲香、扮抬阁、翻车、腰鼓、秧歌、走高跷、赛龙舟等。(二)“翻龙泉”求雨。这是在通济堰灌区流传了上千年的民俗文化活动,既具有道教仪式色彩,又是传统体育项目。求雨时灌区百姓高举龙旗,敲锣打鼓,抬着五牲浩浩荡荡地到堰头的龙子庙祭拜龙王,进行翻龙船求雨活动。道士走着罡步,且歌且舞,然后爬上高高的“龙泉”吹着龙角,呼风唤雨,并倒立着一级级往下翻,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反映了“先天即引导自然,后天即顺应自然”的天人协调思想。(三)水上秋千。水上秋千活动是在河中放两条木船,两条船上分别搭上秋千,有单档和双档之分,由一人或二人在秋千上做各种高难度动作,寓意人类如何去寻求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最佳点,与洪水和谐共处,在水面上自由驰骋的美好愿望。(四)官船查堰。传说历代处州知府或官员上任后都要前往碧湖查看通济堰;尤其自南宋何澹丞相坐船游通济堰后,各代贤能相继效仿。官船查堰有一前一后两艘船,前面是一艘小船坐着五六人,吹打着民间乐曲。随后一艘大船是巡堰官员与随从乘坐。他们一面查看通济堰的运行情况,一面观看两岸百姓的生产和生活,体现了与民同乐的思想。现在是每年八月十五中秋节之夜表演“官船查堰”,官船一路行来给两岸百姓分发月饼。(五)清淤节,体现了人和的思想。为了整修堰渠、贯彻堰规、有序放水并统一管理,在每年十二月都要举行清淤节活动。活动期间进行纪念修堰先贤仪式,全体民众在先贤面前承诺,邻里之间决不因为放水而发生争执或打架斗殴,大家和睦相处,共同维护堰规,保护水利设施。同时组织村民有序清除每条堰渠中的淤泥,防止来年汛期来临之时由于堰渠受堵而泛滥成灾。(六)通济堰庙会。为了纪念通济堰的修筑史实,历代都建有碑刻记载,通济堰自北宋开始即有碑刻传世(唐碑刻已被大水冲失),其中南宋乾道五年处州知府范成大修订了《通济堰规》20条,是目前看到的通济堰最早的堰规,内容涵盖20余个方面,一直沿用至今,是珍贵的古代水利法规。通济堰庙会每年均有几万群众聚集,借此机会宣传通济堰堰规,明示用水的分配法则。(七)祭祀活动。如春祭,有祭拜修堰先贤詹南二司马、穆龙的三月初三龙子庙会;夏祭,有官民共同求雨的六月初一“翻龙泉”活动;秋祭,有庆祝丰收的双龙庙会祭拜活动。通济堰能历经千年而不衰,与历代官吏的维修和治理密不可分,通过祭祀活动彰显修堰先贤之功绩,体现“水运系乎国运”的思想。

     

        通济堰的兴建使得碧湖平原成为浙南的主要产粮区,其水利工程与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天成,灌区所在地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秀丽迷人。现如今,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画家、摄影家慕名到此写生和采风,当地画家集于地利逐渐形成了国内知名的“丽水巴比松”画派,丽水也获得了“中国摄影之乡”的荣誉。

     

        千年通济堰不仅灌溉哺育了一方百姓,也衍生孕育了千姿百态的通济堰民俗文化。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遗产,蕴涵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记忆。面对通济堰未来的发展,既要考察对通济堰灌溉系统的保护和以水为中心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同时也要研究通济堰民俗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延续问题,二者息息相关。千年通济堰所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当我们面临这一方山水时发出的赞叹,更能让我们从思考中得到启迪。我们应该透过民俗文化的表象,去审视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这一份浓浓的民俗风情,是我们心灵的栖息之地,亦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

     

        (作者单位:丽水学院音乐系)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