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28日 星期二

    争鸣与探讨

    创新人才培养必须遵循因材施教

    作者:刘云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28日 13版)

        编者按 卢晓东今年春天在本版围绕“超越因材施教”发表的《因材施教能否回答“钱学森之问”》《培养创新人才还需超越因材施教》《超越因材施教尚需深度变革》三篇文章,因质疑“因材施教”的传统教育理念,在读者和学界引起一定的反响,近来我们也收到了一些反对或赞成其观点的文章,现选择其中具代表性的看法予以发表,以供读者讨论。

     

        讨论“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对“材”与“教”的理解问题,卢晓东先生对“材”解释为“‘材’是指学生的道德修养、意志性格、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才能爱好等方面的差异”。这个解释没有错,但过于宽泛,重点不突出,笔者倾向于将“材”解释为一个人的先天才能及性格,起码这是“材”若干构成要素中的关键要素。笔者对卢文中“教”的解释是赞同,即“总之,要知人善教”。“知人善教”前提是知人,即要了解学生究竟是哪个领域、哪个专业的“材”,否则无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人善教”。

     

        世界上全才总是很少的,人各有所长,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总有自己比较擅长的方面。据遗传学家研究,人的正常中等的智力是由一对基因所决定的。另外,还有五对次要的修饰基因,它们决定着人的特殊天赋,人的这五对基因总有一对是好的,也就是说,一般人总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方面具有良好的天赋与素质,被称之为特殊才能。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成功大都靠某方面的特殊才能,并在与自己特殊才能相符的对口专业接受“因材施教”,这方面例子可以说是很多的。

     

        201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1945年考取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后,发现强调动手能力的工科,并不适合“心灵手不巧”的他。沉静好思的性格使他更倾心于理科,他选修了理论物理,并最终弃工从理,转至理学院物理系。在物理系,于敏常年排在成绩排行榜的第一名。1951年研究生毕业后,被我国核物理学家彭桓武和钱三强选中,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独树一帜提出氢弹两种理论设计构型之一的“中国于敏构型”,为我国氢弹研制成功作出了杰出贡献。

     

        当年北大电机系老师虽对于敏因材施教,无奈“心灵手不巧”的于敏“入错行”,不是学电机的“材”,电机系老师再怎么对于敏因材施教也是事倍功半。转到物理系后,由于他是学物理的“材”,物理系老师对他因材施教就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当年在芝加哥大学读物理时,曾错选实验物理专业,杨振宁至今也不否认实验物理是他的弱项,“我做起实验来笨手笨脚,当时实验室有个说法,哪儿有巨大的响声儿哪就有杨振宁!”尽管杨振宁在实验上屡屡出错,但在理论问题的思考上却显露出过人的才华,这马上引起他的指导老师,也是美国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博士的密切关注。泰勒博士对杨振宁说:“我认为你不必坚持一定要写一篇实验物理论文,我建议你还是侧重于理论物理研究为佳,我可以做你的导师。”后来,杨振宁果然在理论物理上作出杰出贡献,于1957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因材施教虽是中国教育思想,但泰勒博士作为著名科学家与名师,即使没听过这一提法,他的做法也是遵循这一思想。

     

        5月24日,美国数学家约翰·纳什遭遇车祸去世,引发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足见纳什在全世界的巨大影响力。纳什中学毕业后,进入匹兹堡的卡耐基技术学院(现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化学工程系学习,但他对烦琐的分析和枯燥的实验操作感到乏味,认为这些不能引发大脑的思考和理解能力的提高,而他的一位老师发现他在数学方面的天赋远远超过化学,果断建议纳什改上数学系。于是,纳什在这位老师的建议下决定转系,进入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仅仅两年后,纳什凭借论文“非合作游戏”获得数学博士学位,这篇论文写于1949年,当时他只有21岁。纳什在论文中提出著名“纳什均衡”方程,奠定了博弈论的基础,并凭此获得诺贝尔奖。

     

        可见,转系成就了纳什这位数学天才,纳什的老师与泰勒博士一样高明,可谓居功至伟,令人钦佩。

     

        类似“入对行”的例子还可举出很多。而且,卢晓东先生所举事例也恰好反证了“入对行”是因材施教成功的前提。在笔者看来,卢先生把罗杰斯和维特根斯两人经历作为否定因材施教的理由过于牵强。笔者以为,这恰好证明大师也怕“入错行”。两人不断“入错行”,学校与教师再对其因材施教也是事倍功半,后来两人之所以最终“入对行”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来接受因材施教,是与两人所就读大学相对宽容,能自由选择学校、专业密切相关。

     

        卢文中提到冯唐获得一个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后,转行当作家,卢文归结于因材施教失败。笔者对此不敢苟同,冯唐能获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肯定是“入对行”,因材施教也是成功的,转行当作家更多可能是对写作兴趣高于当医生的兴趣,学医或当作家都算“入对行”,那就看自己的选择了,冯唐也算“入对行”的典型。

     

        至于卢文中提到的三位著名作家毛姆、郭沫若、鲁迅弃医从文,笔者对毛姆、郭沫若弃医从文情况不了解,单就鲁迅而言,从网上查到鲁迅当年在日本仙台学医的考试成绩为:解剖59.3,组织72.7,生理63.3,伦理83,德文60,化学60,物理60,在全班排名第68,成绩一般。所以,鲁迅弃医从文除了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原因外,笔者大胆猜测,或许鲁迅先生也认为自己学医成绩一般,不具学医的“材”。

     

        种豆得瓜,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开始“入错行”到最后“入对行”应是主因。一旦“入错行”,决不可能种豆得瓜,能否种豆得豆都成问题,总之,卢文以入错行的事例来否定因材施教过于牵强,难以令人信服。

     

        2004年1月16日《光明日报》题为《正视“天然优势”科学把握人生》报道提到: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张贵良老师是国内较早将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应用于天然优势测试研究的学者之一,“重点注意人的天然优势,而不是缺陷”;“顺应天然优势去设计未来的人生”是他多年研究的心得。他主持开发的“IMAP测试”,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选择最符合自己的优势和潜能的专业、职业,通过明确未来奋斗目标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也能使家长和老师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老师可以因材施教、家长可以因材培养、学生可以因材择业。

     

        而遗传基因研究的新进展也佐证了这一“天然优势”论。随着人类基因组序列测定工作的完成,目前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天赋基因型研究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一个方向。天赋基因型检测技术是运用生物芯片技术和基因片段分析技术,通过对儿童的基因进行检测,确定儿童遗传天赋基因型,揭示其潜在智能类型及特点,帮助家长制定合适的培养计划。

     

        基因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的上述进展,从科学角度佐证教育的真谛是必须顺应学生的先天(天然)优势,针对学生的先天优势进行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与特长,这正是因材施教的最大价值所在。总之,这些理论与实践,还有于敏等大师级人物的经历均较好地回答了“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杰出人才的共性均是顺应了自己“天然优势”,最大限度地扬长避短。

     

        当然,笔者最终想说明的是,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均证明因材施教这一古老的教育思想永远正确,永远难以超越,也永远不会过时。“入对行”是因材施教是否有效的前提与基础,离开了“入对行”,对因材施教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讨论就成了空中楼阁,成为一种无意义无价值的空谈乃至伪命题,这是教育工作者不能忽视和回避的。(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制度经济学研究所研究员)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