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24日电(记者王斯敏)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联合主办的“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系列成果发布暨学术研讨会”24日在京举行。关于生态环保的四本智库成果集中亮相——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创的《中国的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内蒙古发展定位研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农业资源与农村环境保护创新团队的《内蒙古草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内蒙古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的《内蒙古草原碳储量及其增汇潜力分析》。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5月整合成立“生态文明研究智库”后由该智库发布的首批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等专家分别对四本成果进行介绍。《中国的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紧扣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困境,直指美丽中国愿景与生态现实之间的矛盾,厘清了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关系,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新发展范式;《内蒙古发展定位研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梳理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理论基础,提炼了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内蒙古发展路线图,提出了内蒙古减缓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方案;《内蒙古草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科学设计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框架,提出“生态资本”概念和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理论,并以锡林浩特市草原为例,探索性编制出内蒙古草地资源资产负债表;《内蒙古草原碳储量及其增汇潜力分析》以评价内蒙古草原的固碳能力、碳汇潜力及碳汇价值为基础,探索建立草地碳汇监测与计量方法学,提出草地碳汇交易机制及政策建议,为草地碳汇交易和节能减排降碳提供科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