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24日 星期五

    启功教师奖(调研手记之五)

    为了文化的传承

    作者:施冰冰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24日 06版)

        乌兰毛都苏木地处偏僻,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右前旗西北部。从乌兰浩特下飞机后,我们在高速公路上奔驰了近三个小时才到达。这是科尔沁草原上的一片纯牧区,绿草茵茵,牛羊成群,有两千五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却不足五千人。尽管风景迷人,但这里生活环境之艰辛却超出了我的想象,停电停水,手机没有信号。放眼望去,小镇上只有几排低矮的平房和几条稀落的土路。

        乌兰毛都小学是这个地方最现代的建筑,三层的教学楼,漆着蓝白相间的颜色,屋顶富有蒙古族特色。斯日古楞老师和她的学生、同事们就在这里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以前,草原牧区教育落后,斯日古楞身兼数职,白天上课,晚上除了备课学习,还要照顾小学生们的吃喝拉撒,放假了还要走几十里路把他们一个个送回家。草原的冬天寒冷而漫长,她每个冬天都要带着学生捡柴火,怀孕八个月也没有停止。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她从未想过放弃。

        进入了新世纪,斯日古楞有一次去大连交流学习,看到城市里的孩子坐在整洁明亮的课堂上,用着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学习,她心里五味杂陈。回到乌兰毛都后,凭着对草原的热爱,凭着对学生的热爱,斯日古楞下定决心改善家乡的教育。她深深知道,一个教育落后的地区是没有未来的,只有让孩子们学好知识,才能走出草原,建设草原!

        2003年,斯日古楞竞选校长成功,开始了改善草原教育的艰辛之路。在她的努力下,十年间乌兰毛都小学焕然一新,两座三层教学楼拔地而起,还建了一所民族幼儿园。地区所有的适龄儿童都上学了,学校还被评为盟级示范学校,在牧区首屈一指。由于教学效果显著,其他苏木的牧民也将孩子送到了这里。

        最令我们动容的是斯日古楞对民族文化的珍爱与重视,她将传承蒙古族文化的意识渗透在教学、办学中。比如教师纯蒙语授课,要一直穿蒙古袍上课,学生每周一、三、五也要穿蒙古袍;校园里有两座蒙古包,是蒙古族文化陈列室,里面摆放着蒙古族传统生活用具和音乐器材,包括勒勒车、牛羊动物的塑像、马头琴、四胡等,能让学生们更为直观地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

        斯日古楞还将汉语教学、汉族文化引入这所蒙语授课的牧区学校中。两种民族文化的融合,深深地体现在她的教学理念中。她说:“孩子们是蒙古族人,和亲人们交流都用蒙语,但是他们出去要和其他人沟通,要用到汉语,所以两种语言都要学,两种文化都要懂,要互相理解。”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学生 施冰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