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24日 星期五

    江苏苏州:村在水中 房在绿中 人在画中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许学建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24日 04版)

        7月13日,台风“灿鸿”刚刚远离,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龙降桥村天蓝水清,碧草绿树拥簇的小公园,不时有村民前来散步;宽阔整洁的乡村道路旁,香樟树、灌木丛错落有致,各色小花点缀其间。

     

        如何让乡村能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是当下亟待破解的难题之一。

     

    废弃物集中处理,还原记忆中“天堂”的味道

     

        白墙黑瓦,苏式民宅枕河而居;小桥青石,水清岸绿蔬果飘香。这是苏州昆山新乐村66岁的赵根宝老人记忆中“天堂”苏州的味道。

     

        “小的时候,家门口有条同心河,水可清了。家里来客人,烧上水,临时下河摸鱼,一抓一个准。”讲起往事,赵根宝一脸幸福。可后来的事情,让老赵心痛不已:河水变得又黑又臭,河里连草都不长,鱼虾也没了。这只是苏州21084条河、3608平方公里水面的一个缩影。

     

        在水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下,苏州启动了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整治、疏浚城乡黑臭河道。让赵根宝深深牵挂的同心河,经过截污、控污、清淤、生态修复,如今重新荡漾起碧波。

     

        “仅治理同心一条河,昆山就投入了1.7亿元。”昆山市水利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要让绿波荡漾,关键在于改变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无序排放。

     

        去年12月,苏州正式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每年完成不少于1000个村庄10万农户和30个撤并乡镇的污水治理任务,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实现重点村、特色村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超过80%。

     

        “以前农户的洗澡水、厨房水及卫生间用水基本上直接排入河道,现在都进入污水处理设施,排出的都是清水,再也不会污染河道。”苏州太仓双凤镇庆丰村副书记周炳华介绍,4月份村里刚建成3座小型污水处理设施。

     

        同样感受到村子变得干净的,还有苏州相城区北渔村村民。去年开始,北渔村的保洁工作以每年10万元的价格外包给了清洁服务公司。“公司化管理给村庄面貌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保洁水平有了标准。不仅是村里的主干道,连农宅之间的道路等,保洁人员一般一天要扫三次。”北渔村治保主任王小林告诉记者。

     

    循环农业,告别“烟雾江南”

     

        “前几年,每逢秋冬季节,农村田间地头秸秆焚烧现象令人头痛。”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一位村民说,没想到“烟雨江南”,竟成了“烟雾江南”。

     

        尽管年年重申“禁烧令”,但秸秆焚烧现象始终不能杜绝。说到底,因为秸秆还没有找到真正的好出路,东林村党委书记苏齐芳告诉记者。

     

        去年,东林村的麦田里,却出现了另外一幅场景:搂草机伸出4个高速运转的“铁耙”,将散落在田头的小麦秸秆整齐地拢在一起;打捆机张开巨大的“嘴巴”,将田里的秸秆吸进机器里,不一会儿“吐出”一个直径约1.3米、高1.5米的圆柱体麦秸捆……秸秆青贮处理设备的流水作业,让围观人群啧啧称奇。

     

        “这是我们投入50多万元,专门从韩国引进的整套秸秆青贮设备。有了它,村里就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生态饲料工厂。”苏齐芳介绍,村合作农场1300亩地,通过韩国秸秆设备的处理,可生产喂羊的秸秆饲料1500吨左右。按每吨饲料的市场价1000元左右测算,可以节省百余万元的饲料费用。

     

        如今,在东林村,秸秆加工成饲料养羊,养羊产生的粪便、沼液等通过管道进入农田、果园,提高土壤有机质,进一步促进优质农产品生长,最终形成“田养畜、畜肥田”的生态种养模式。

     

    内外兼修,幸福指数超过城里人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村民对村庄的要求越来越高,打造村庄环境也要讲究情调。”在常熟市古里镇康博村党委书记高德康看来,农村既要留住乡村的历史记忆,也要展示乡村的现代品位。

     

        在吴江区震泽镇齐心村,年过八旬的老党员王桂荣,对村里耗资180万元打造的文体公园赞不绝口。“前些日子,村里邀请了宁波越剧团前来演出,每天两场,连演9天,看得太过瘾了。”王桂荣说。

     

        “现在村里每家都有一本‘荣誉存折’,村里每周为村民家的环境整治情况打分,符合标准的家庭可在存折上储蓄一个荣誉图章。只要你平时注意把房前屋后的东西放好,家里一年到头用‘荣誉存折’兑换的洗衣粉、洗洁精等日用品就不用愁了。”苏州市吴江区双湾村村民朱海观介绍,如果一年盖满50个章,还有机会参加政府组织的游览中国最美乡村活动呢。

     

        如今,看着城里的客人蜂拥而来,苏州市吴中区杨湾村村民徐吉笑开了怀:“村庄整治,不仅改善了环境和居住条件,更让村庄走上了持久发展之路,村民年收入增加了5万多元。生活在农村,基本和城里没两样,幸福指数甚至还超过了城里人呢。”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许学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