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期排斥性的户籍制度管理,导致中国呈现出双重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一是发达城市与落后农村之间的二元结构,二是城市内部本地人与外来农业转移人口之间的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推进这双重二元结构的一体化。
目前城乡空间二元结构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框架和路径比较清晰。如何面对和解决城市内部二元结构一体化难题,还没有成熟的方案。城市规模越大,城市内部二元结构越突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特大城市编制出台城市内部二元结构一体化规划(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规划),甚至认为要控制规模,就必须延缓市民化进程。
特大城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核心任务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其中最大的难点是可支付健康住房的供给。我们通过在北京和广州的研究,发现包容性的城中村改造规划可以成为破解这一问题的突破口。特大城市可以在总体上建立“二二四二”的农业转移人口健康住房供给结构:20%的中高收入阶层有能力在房地产市场实现住房;20%的中低收入单身人口通过企业和开发区建设职工宿舍实现住房;40%~70%的中等收入农业转移人口可以借助城中村改造的机会实现可支付健康住房,途径是激励村民将合法补偿居住面积规划为市场性的小面积可支付健康住房;最后,政府为20%的最低收入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公租房。
这样,将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的过程转型为向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可支付健康住房的过程,并通过“七化”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从而实现特大城市内部二元结构一体化:农业转移人口迁移家庭化,家庭生活社区化,以社区为单元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区生活艺术化,社区治理民主化,人力资源资本化,农业转移人口中产阶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