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丝文化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在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城市——泉州举行。论坛由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市社科联、台盟泉州市委和福建省闽南文化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闽南文化基地、台盟中央闽南文化交流研究基地、泉州师院中国语言文学重点学科承办。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以及越南、印尼、新西兰、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近30家单位的8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与会代表围绕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福建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关系、福建地方文化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意义和作用、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闽台经贸合作的路径选择、闽台文化交流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影响和贡献、海上丝绸之路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共享、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与经济合作等七个领域展开深入研讨。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历程及其原因是此次论坛关注的重点。广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学院陈洪波教授指出,汉代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首先是汉武帝派遣使节搜求奇珍异宝的结果,目的在于获得满足宫廷生活的高端奢侈品,因此一开始并不是一种经济行为。使节所走的商路往往并不具有张骞通西域那样的“凿空”意义,之前南洋和西洋的商人已经经此往返。这一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实际上是中外政府和商人双向努力的结果。香港新亚研究院李木妙研究员从郑和下西洋切入,采取中外比较的视角来探寻明清之际中西贸易发展历程及其兴衰原因。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宋烜教授作了题为《明代海禁与贡市贸易》的报告,指出明代海禁对沿海地区的经济贸易活动造成诸多负面作用,并引发沿海通番商人“转商为寇”,而嘉靖倭患的发生,对明清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台湾成功大学陈益源教授在《找寻由闽南下南洋的民间史料——从几份卖身契讲起》的报告中,展示了自己长期收集研究相关民间文献的成果,并指出遗留在南洋诸国的华人契约文书、碑刻、族谱、书信等民间文献是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兴衰不可忽视的重要史料,应尽快予以搜集整理和利用。泉州师范学院副院长林华东教授作了《闽南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报告。他认为,闽南文化从“和、礼、义、易”等方面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由于海上丝路在泉州的聚合,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和西洋文化在泉州的交集,涵养丰富了闽南文化的内涵。闽南文化的海洋经济观念、和谐共荣意识、多元共生意愿、互惠互信理念,随着闽南族群走出国门,为海上丝路的顺畅交流、互信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探寻闽南文化的形成发展变迁是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切入点。对海上丝绸之路西段的关注是本次论坛的一大亮点。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徐松岩教授作了题为《关于希腊罗马海上势力的历史反思》的报告,认为古代东西方国家的当政者对海上势力的不同认识和定位,对于十五十六世纪以及其后东西方国家内外政策的制定发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这正是造成近500年来东西方文明水平差距逐步拉大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根源。信阳师范学院陈思伟副教授的文章《公元1—2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从埃及到印度的海上贸易》一文,对公元1—2世纪埃及与印度的贸易路线、贸易商品、资金运作等进行了详细考察,指出罗马帝国每年需从东方运来大量商品用于消费,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大发展。暨南大学历史系博士后邵兆颖以《查士丁尼时期拜占庭丝绸贸易与海上丝绸之路》为题,考察了两者的关系,并指出经济的复苏促使拜占庭海外贸易大幅增长,蚕种也随之传入拜占庭,改变了拜占庭帝国的丝织业和丝绸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