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建在古建筑中的24小时书店北京雁翅楼24小时书店7月20日晚正式对公众开放。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的雁翅楼是老北京中轴线上的一处著名地标,坐落于地安门十字路口南面的东西两侧,距今已有600年历史。
7月20日晚,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路口南侧,新近修复完成的古建筑景观——雁翅楼里,一家24小时营业的中国书店正式对公众开放。雁翅楼也成为北京乃至全国首个开设24小时书店的复建文物。
昔日紫禁城里的“保卫处”
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的雁翅楼是老北京中轴线上的一处著名地标,坐落于地安门十字路口南面的东西两侧,与什刹海仅一街之隔,距今已有600年历史。
历史上,雁翅楼曾是地安门的戍卫建筑,与地安门一起构成了老北京皇城最北端的屏障。当年,雁翅楼的具体形态为两栋相对称的二层砖混建筑,东西各15间房,每座楼的面积约300平方米。到了清代,雁翅楼成为内务府满、蒙、汉上三旗公署,其作用为皇城的后卫哨所,是名副其实的紫禁城“保卫处”。
据史料记载,地安门明代时称北安门,清顺治时改为地安门。当年的地安门上密铺黄琉璃瓦,下面红色墙身,面阔七间,中间开三个方形门洞,寓意天圆地方。雁翅楼同样是黄琉璃瓦覆顶,远观好似大雁张开的一对翅膀,故此得名。
新中国成立后,雁翅楼走过了一段凤凰涅槃般的重生之路。
20世纪50年代,北京地安门地区道路整修,雁翅楼被拆。2012年2月,北京市启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复工程”。2013年6月,雁翅楼景观复建工程开工,并于翌年竣工。
今朝修复文物如何用
作为京城历史文化遗迹最多的城区之一,北京市西城区近年来相继修复了一批知名文物建筑。
一座座古建筑恢复了当年的原貌,但其原有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已不复存在。如何合理地植入文化内涵,使之在当代重新焕发昔日的风采?
以“该修则修、该用则用、该建则建”为原则,北京市西城区近年来着力探索新型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其中的最大亮点,就是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取得的丰硕成果,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与改善民生和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有效融合。
2014年4月,作为北京胡同的发源地,位于西城区砖塔胡同口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万松老人塔成功引入民企打造成公共阅读空间,建成专营老北京书籍的“砖读空间”(本报2015年3月23日1版曾以《胡同里的乡愁》为题进行深度报道)。而后,在北京金中都公园里,原供游客歇脚的宣阳驿站又被改造成公益图书馆——第二书房。
今年5月,西城区提出建设“记忆西城、书香西城、艺术西城、时尚西城”的目标。其中,“书香西城”方面,计划在编制全民阅读发展规划的同时,建设以公共图书馆为基础、以特色阅读空间和“公共藏书楼”为重点、以流动图书车和图书自动借还机为补充、以云阅读科技形式为辅助的阅读服务网络。
首个24小时书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古韵十足的24小时书店
站在北京地安门内大街北口,记者仔细对修复一新的雁翅楼进行了一番观察——这是一排红柱灰瓦、光彩如鲜的古建筑,屋檐下的彩绘花朵栩栩如生,飞檐的屋顶瓦上蹲着兽、海马、天马等各种各样的神兽,古韵十足。
落户在雁翅楼内的,既是北京西城区域内首个24小时读书场所,又是中国书店成立63年来首个昼夜营业的书店。
北京西城区什刹海阜景街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将雁翅楼作为西城区首家24小时书店,是为了充分利用它的地理优势,集中展示首都中轴线文化、大运河文化以及什刹海文化的魅力。同时,这也是政府在提供资源的基础上,借助社会力量满足群众需求,从而构筑一种多方参与的准公共服务模式的有益尝试。
中国书店总经理于华刚告诉记者,景观复建后的雁翅楼建筑面积有1100多平方米,中国书店将西侧的10间房开辟为文化设施对公众开放。未来,这里将充分体现公益文化特性,成为集“公共阅读”“文化传承”“慢生活休闲”“文化产品推介”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体验场所。
开业当天,中国书店特意举办了“古籍修复技艺雕版印刷展示”“中国书店海外回归古籍展”两场展示活动。其中,“中国书店海外回归古籍展”中展出了海外回流孤本元代《类编图经集注衍义本草》及清内府乌金亮墨精拓乾隆《敬胜斋法帖》等古籍,引起了各界读者的极大兴趣。
(本报北京7月20日电 本报记者 董城 通讯员 刘俊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