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20日 星期一

    “甘肃的青年,莫要再迟延”

    ——兰州大学校歌与甘肃的抗日救亡运动

    作者:本报记者 宋喜群 通讯员 柯溢能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20日 04版)

        “西北的青年,莫要再耽延,割断我们长衫,抛却我们浪漫,大时代的使命奔临在眼前……”这首确定于1938年,至今仍广为传唱的兰州大学校歌,现在已经无从考证词曲作者,但那明快的节奏,浑厚的年代感和历史底蕴,一下子就把人们拉回到兰州大学前身——甘肃学院时期,触摸到了师生抗日救亡、保家卫国的历史洪流。

        全面抗战爆发时,甘肃学院是省内建校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高校,不仅为西北地区培养了大量人才,而且还竭尽所能服务地方社会。

        “兰州大学校歌的诞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兰州大学博物馆馆长张克非表示。抗战全面爆发初期,受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和中共甘肃工委的影响,甘肃学院学生规模化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使这所高校迅速成为当时全省青年救亡运动的中心。

        被同学们推举为学生自治会常务干事的甘肃学院学生、甘肃工委青年工作负责人、年轻的共产党员刘日修,在“七七事变”后,发动同学们组织抗日宣传队、歌咏队,正如兰州大学校歌中唱的“大时代的使命奔临在眼前”。他们出壁报、搞劝募、做演讲、办演出。兰州大学档案馆资料显示,当时甘肃学院学生在劳作课中,赶制毛袜手套送给前方将士。派遣医学毕业生,到战时后方服务团担任救护课程教学。

        兰州大学的校歌也中断过,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字迹模糊的歌谱才被发现。2009年,兰州大学艺术学院教师赵赟通过仅有的几名知情人的回忆,对原有曲目进行恢复性编排,才有了今天兰大人耳熟能详的校歌曲调。

        今天,赵赟在教唱这首校歌时,依然会让学生们大声朗读歌词,想象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青年学生们手挽手在街头奔走相告的场景,感受那震天豪情。赵赟说:“这首激情澎湃的进行曲风格的校歌,适合于当年的街头宣传,朗朗上口,易于传播。”

        在炮火轰鸣的年代,刘日修和其他同志不断发展进步学生入党,形成以共产党员为核心的进步学生群体,主导了学生自治会和《甘院学生》杂志的编辑出版工作。很快,《甘院学生》成为在甘肃全省颇有影响的进步学生刊物。兰州大学档案馆副馆长段小平说:“刘日修撰写的《坚定抗战的信心》、同为甘院学生的罗扬实撰写的《对持久抗战的正确认识》等文章,在《甘院学生》发表,对宣传抗日救亡,起到了积极作用。”《甘院学生》构筑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战舆论和爱国宣传。在一阵阵的文化浪潮中,兰州大学校歌也开始酝酿。

        此后的日子里,刘日修在八路军办事处、中共甘肃工委和谢觉哉的直接指导下组建兰州学委,领导甘肃学生运动。他与罗扬实等进步同学积极参与组建了青年救亡团体——甘肃青年抗战团,简称“青抗团”,甘肃学院的很多学生参与其中。他们在社会上发起了慰问前线抗日将士的募捐运动,有力激发了兰州各界群众的抗日热情。

        校歌中唱道:“大踏步冲出潼关,看一片漫天的烽烟。”青抗团还利用寒假返乡机会,在全省各县扩大青抗团的组织,广泛建立各地青抗团分团,将抗日救亡运动推向全省。据相关史料记载,各地共建有72个青抗团分团,团员3000多人。兰州大学校歌如是唱道:“甘肃的青年,莫要再迟延,捣碎我们花冠,停止我们歌筵。”广大青抗团成员在各地城乡开展了抗日救亡工作,募集了大量捐款、衣服和各种慰问品,使爱国精神深入人心。

        兰州大学校歌的诞生,绝非偶然。甘肃学院1938年7月19日给当时教育部核鉴校歌的呈文中说:“查本院现用校歌,为适应抗战时期所编。”

        那时,日机屡屡轰炸兰州。根据《甘肃学院1939年概况报告表》,当时甘肃学院共有校舍391间。而1941年的《甘肃省立甘肃学院被炸校舍报告表》显示,仅1941年8月31日一天,日机炸毁甘肃学院校舍40间、震倒64间、震坏100间。仅这一次日机轰炸就使甘肃学院52%的房屋倒塌或损坏。这也是目前兰州大学少有70年以上老建筑存世的原因之一。

        就在这样生死存亡的时刻,甘肃学院依旧心系民众。1937年8月中旬,甘肃学院特请于湘卿先生每日清晨7时至8时在理化教室演讲介绍防空问题。学校学生还组织3个宣传队,将所习得的防空知识向兰州各处民众宣传。

        如今在每两年一届的兰州大学合唱比赛上,兰大校歌成为保留曲目。每年新生入校后,高年级学生会把这首校歌教给他们。通过歌曲,兰大师生在抗日救亡中的觉醒,将一代代传承下去。

        (本报记者 宋喜群 通讯员 柯溢能)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