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18日 星期六

    平息“信息恐慌”是传统媒体深层价值

    作者:张显峰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18日 06版)

        时下,媒体人谈论最多的恐怕无外乎“变革”“转型”“融合”。在新技术环境下,平台的融合和媒体的转型是必然的,但在这些显见的必然变量中,媒体人必须冷静下来搞清楚:为什么变?什么必须变?什么不能变?

     

        作为新闻内容的生产和传播者,传统媒体当然不能无视渠道的变革。如今几乎每家媒体都在尝试向移动互联网平台延伸,从纸上向线上拓展,希望自己的影响力是24小时的,是随时随地的。影响力从何而来?渠道和平台是决定性因素,但归根结底要靠内容,专业的、稀缺的内容产品才是媒体的内在生命逻辑。

     

        换句话说,传统媒体转型融合的目的不是为了更像互联网,而是为了更加被需要,更加贴近受众需求。谁能最大程度满足受众信息和思想需求,谁就可能拥有更大的传播平台和更广泛的影响力。

     

    ■无论介质怎么变,新闻的刚性需求只会变得越来越强烈

     

        媒体人对自身价值要有一个清醒的判断,在新技术环境下是不可或缺还是可有可无,这是讨论媒体变革和融合的前提,或者说是有无必要讨论的前提。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任何时代有人的地方就有新闻,有人的地方就有信息需求,无论媒介形态怎么变,这一刚性的需求只会变得越来越强烈。

     

        有需求就有市场,就会有专业生产者的生存空间。

     

        但生产什么样的内容,则决定了传统媒体能不能活下去、会不会被取代。移动互联网时代,表面上似乎已无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但大家普遍有种感受,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反倒有一种“窒息感”,反倒有一种“信息恐慌”和“价值观恐慌”,不知道该信谁的。

     

        这是新兴媒介形态下新闻传播的短板,而传统媒体经过长期专业积淀,应该有能力也有动力为受众解决这两个“恐慌”。因此在媒体融合中,传统媒体应时时不忘廓清事实、守望价值的“传统”使命。也就是说,在这个“发布会还没结束,新闻就已经满天飞”的时代,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内容,在于平息受众“信息恐慌”和“价值观恐慌”,做增量信息、增值信息和深度思想的提供者,疑难问题的解惑者,矛盾是非的定音者,通过信息调查、整合、分析,真正把受众心中的问号拉直,才可能在传媒技术变革中拥有融合的“筹码”。

     

    ■人们对专业新闻报道的期待,从解决“信息稀缺”变成了平息“信息恐慌”

     

        “信息恐慌”需要靠深度开掘去平息,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明明白白告诉公众“是什么”。互联网上最不缺的应该就是信息,各种信息满天飞,甚至同一事件,会有多种信源种种说法。但越是这样越是让人吃不准、摸不透,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人们对专业新闻报道的期待更多地从解决信息稀缺变成了甄别信息真伪,从而平息人们内心的“信息恐慌”。

     

        其实一切又都回到了原点:谁能第一时间通过专业采访和分析平息公众的“信息恐慌”,谁就抓住了时效,抓住了受众。也就是说,传统媒体以深度思维和问题意识,发掘公众最关心的新闻点,第一时间生产公众需要的和互联网上稀缺的新闻,对热点事件和复杂的信息进行透彻的解析,去伪存真,拉直问号,在平台越来越丰富的时代一定能够赢得市场。

     

        解决“信息恐慌”考验媒体的定力和能力,必须要把深度当作一种思维方式,渗透到生产流程的始终,不被浮云遮望眼,也不被浮萍裹着走。在新闻内容生产中,对热点事件要有逼近真相的执着,通过对事件的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发展趋势等方面深度调查分析,形成客观判断;对一些重大问题和专业话题则要有长期跟踪的耐心,不断优化议题,真正解决受众内心的困惑。

     

    ■传统的专业媒体要有辩证思维和底线意识,抚平受众的“价值观恐慌”

     

        “价值观恐慌”则要靠评论去引导,在一些热点事件中厘清“怎么看”的问题。互联网时代众声喧哗,众说纷纭,各种观点泛滥,普通公众常常被舆论“挟持”。透过现象,本质到底是什么?某个事件,专业的看法到底是什么?受众的期待给传统媒体留下了发声的空间。

     

        这个时代不缺少观点,到处都是批评,到处都是声音,到处都是质疑,但缺少专业的意见,缺少建设性的意见;这个时代不缺少监督,到处都是眼睛,到处都是摄像头,到处都是曝光点,但缺少理性的、不偏激的推动者。传统媒体要做舆论场上的“清道夫”,真正以辩证思维和底线意识,捍卫常识和理性。

     

        今年年初,《中国教育报》曾在头版刊发了一篇评论《请相信,这仍是一个拼能力的时代》,从一个调查说起,勾起舆论对“拼爹”的联想,然后通过对事实的逻辑归纳,得出一个感同身受的结论——拼能力仍是时代主流。出乎意料的是,当天上午的网络转载量就过百,随后一个多星期持续发酵,被很多公众号图解后转发,甚至登上了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头条。它既实现了被人捧在手里读,也实现了蹲在马桶上读,变成了一篇名副其实的“暖文”。一篇传统媒体的小评论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能在互联网平台上逆袭,我认为正是因为它解决了互联网时代受众最核心的需求——“价值观恐慌”。

     

        但评论尤其要注意效果问题。快餐式阅读已使新闻评论变成了餐后的冰激凌,现买现做。报纸、网络上很多都是就当天的新闻事实进行评论,直接亮明观点,并不讲究写法,这样做自然有时效性优势,也提高了表达效率,但附加值降低了,悦读感、接受度、深刻度也降低了,这实际上是一种退化和折损,“文以载道”,“文”之不存,“道”将焉附?新闻评论要讲表达的时效和思想的理性,就要在文本质量上下功夫。同样一件事,你怎么解构这个事实,怎么分析其中的常识,都应该有所讲究,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不应变成网络口水帖。

     

        有时候,幽默诙谐的讲述中透射的犀利要比义愤填膺的观点有力得多;感同身受的换位思考和情感交流要比冷冰冰的表达有利得多。评论崇尚针砭时弊并不意味着要板起面孔讲话。评论的力量并不在于作者的态度有多强硬,用词有多重,而在于语言的渗透力、逻辑的张力、思想的深度和专业的高度。

     

        媒体融合不应是平台之间的竞争,而应是优质资源之间的竞合,“互联网+内容产品”才是媒体融合的“风口”。那么,传统媒体能不能“飞”得起来,就要看能不能平息受众的“信息恐慌”和“价值观恐慌”。

     

        (作者为中国教育报副总编辑,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