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耳短发衬着白皙面容,逻辑清晰,笑声不断,不似年届七旬的老人。她便是国务院参事、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
1965年,刘彭芝踏上中学讲台,距今已整整50年。从教育一线走过,在日复一日地与学生、同事的相处中,刘彭芝渐渐懂得,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考试成绩优异,还要懂得如何尊重孩子,如何给他们搭建平台让他们更好地成长。“爱与尊重”无疑是最重要的。她解释说:“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这既是刘彭芝对学生所做的,也是她要求学生去做的。爱自己,爱家人,爱集体,爱生命,让每一个学生在爱与尊重中感受爱、传递爱。
从数学老师到副校长,特别是担任人大附中校长后,她每天的工作时间几乎都在16个小时以上。她的日程表没有寒暑假和节假日,不分白天和黑夜。“我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极致,达到理想的状态。”应接不暇的事务让她不得不快速转换自己的思维,空闲时间也常常陷入思考之中。每每思考到一些教育理念时,她总会及时和学校的老师沟通。一位在人大附中任教多年的老师说:“我们都喜欢听刘校长讲话,总有很多的小故事,也给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的指导。”
“‘不用扬鞭自奋蹄’,这样的状态做事才会有好的结果。”刘彭芝笑着说。老师们不查教案,不坐班,不仅没有懈怠,反而更加认真对待工作,生怕自己落后;学生们兴趣广泛,即使高考前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我都希望他们是个性自由的。这样他们才会热爱自己现在的学习、事业。”
学校刚建好一栋综合楼时,学生想利用其中的报告厅排练英语话剧,他们知道找刘校长肯定“行”。果然,学生的请求在她那里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她说:“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刮风下雨的室外排练,这些资源他们有共享的权利,相信他们也会爱护。”
“学无止境,梦想也是无止境的。”当老师的时候,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这是她的梦想;当校长的时候,要将人大附中变成一流的名校,这是她的梦想;现在她有更大的梦想,要融中外教育的精华,办一所未来的学校,这个梦想刚刚起步。“我已经没有我了,我的生命已化作无数个细胞,洒在人大附中的校园里,融入中国基础教育的沃土中。”
“累并快乐着。”刘彭芝总结她现在的生活,“如果要打分的话,每个阶段大概都能得优呢!”本该颐养天年的时候,刘彭芝却为自己“揽了”很多事情,她说:“人吧,一有梦想可就了不得,我舍不得我的教育事业。”(光明网记者 王 营 田依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