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规划司副司长张大为16日在例行发布会上透露,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编制完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目前已经上报国务院,近期将印发。
同时,交通运输部已编制完成《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交通一体化实施方案》《京津冀交通一体化2015-2017重点任务台账》《京津冀交通一体化2015年重点工作》。“相关文件已经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联合小组会议审议,也即将印发。”张大为透露。
围绕“大疏解”构建“大外环”
目前,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大疏解”正拉开帷幕。而论及疏解,交通毫无疑问是先手棋。
首要的是加快三地的大动脉建设。“京秦高速北京段年内开工,东六环将直通秦皇岛。”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透露。京秦高速公路总里程约290公里,随着这条公路的开通,北京通往东北地区将开辟新的快速通道,对更好发挥唐山港、秦皇岛港、天津滨海新区及天津自贸区辐射带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北京“大外环”的建设备受关注。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全长约940公里,经过廊坊、涿州、张家口、承德等地。根据功能定位,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的作用在于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引导过境交通通行、解决华北至津冀港口的货运功能。在交通运输部的统筹下,京津冀三地正加快推进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建设。
为了实现北京疏解目标,交通规划图几易其稿。“密涿高速公路的线位走向经过了几次调整。”周正宇说。密涿高速最早规划是以京承高速公路密云为起点向南经平谷、三河、通州、大兴进入廊坊,连接涿州。为了疏解非首都功能,减少货运交通对北京的影响,首都地区环线应该全线绕出北京市域,目前在交通运输部的牵头下,京津冀三地正在共同研究首都地区环线北京市域外的规划线位。
围绕“一体化”打造“立体网”
目前,按照相关方案,三地交通一体化发展格局逐步清晰:北京将建约1000公里市郊铁路,用轨道串起京津冀;京秦高速、京台高速和首都地区环线高速等3条国家高速断头路2017年有望打通,区域沟通将更加顺畅;2019年新机场投入使用,带动北京南部地区以及河北环首都地区的经济发展。
去年年底,京台高速北京段启动招投标。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透露,这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涉及的7条首都放射线中最后一条启动建设的高速路。这条高速公路双向8车道,最高设计时速将达到120公里。京台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一条纵向主干线,编号为G3,从北京到台北。随着京台高速公路的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涉及的7条首都放射线将全部实现。京台高速北京段通车后,也将为北京城区到新机场以及京津间空港接驳提速。
除了高速路网,铁路、机场等立体快速交通网正在加快形成。
从铁路看,目前1000公里的北京市郊铁路将加快建设。目前,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网已布局:京张、京九、京沈在加快推进。这些铁路线将在京沪、京广等网络基础上,加密三地间的沟通。比如京沈线将增加北京怀柔和密云站。京张则在延庆增加支线。
从机场看,今年河北省与北京市协同推进北京新机场建设,计划今年完成投资90亿元。此外,河北省拟建机场北线、南出口高速、唐廊高速等三条新高速通往北京新机场。按照目前进展看,新机场有望在2019年启用。
从港口群看,河北、天津将共同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打造更有竞争力的京津冀区域出海口。
“京津冀区域既是我们全面深化交通改革的一个试验区,是区域交通一体化的示范区,也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先行区。”张大为表示。
围绕“城市群”提速“交通圈”
目前,按照北京疏解目标,到2017年要退出1200家污染企业,实现重点工业污染行业全部调整退出。在疏解区域性批发市场方面,动物园、大红门等市场商户将转向廊坊永清、保定白沟、沧州黄骅等地,助力河北打造现代商贸物流基地。
产业和人口的疏解将形成新的城市群,这需要快速交通圈与之配套。
据了解,未来京津冀轨道网发展将分四个层级。第四层是地铁,即“城市轨道交通”,平均站间距在1公里左右,列车运行时速为35公里每小时,发车间隔基本都在5分钟内,主要解决短途通勤的需求。然而,这种模式不能满足中长距离城市之间的沟通。
“地铁站距短、车速低,如果乘地铁去河北,需要两个多小时才能抵达目的地,显然不能满足需求。”周正宇说,因此,第三层区域快线应运而生,这也是目前三地之间比较欠缺的一张轨道网,将主要解决30到70公里的出行需求。区域快线第一条线路初步确定为平谷线,全长72公里,其中约22公里穿过河北。
此外的两层,第二层为城际铁路,主要是快速连通京津冀主要城市群,最佳运行距离是70公里到150公里。第一层是干线铁路网,主要依托目前既有的铁路,负责沟通150公里及以上的区域。
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透露,到2017年,区域交通一体化力争取得重大成效,客运专线覆盖京津冀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实现京津保地区1小时交通图,消除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同时有效疏解北京过境交通,使交通智能化程度跃上新台阶。届时,三地百姓将开启新的生活模式。
(本报北京7月16日电 本报记者 冯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