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17日 星期五

    中国声音 世界回响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设立五年发展纪实

    作者:本报记者 曲一琳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17日 01版)
    外译项目部分成果。 资料照片

        5月28日,美国纽约雅各布贾维茨展览会展中心,气氛热烈。两本中国著作英文版在美国书展上首次发布,引来学界高度关注和赞扬。

     

        两本书分别是费孝通的《全球化与文化自觉》、王佐良的《论契合——中西文学与翻译》,均为中国著名学者在中西文化比较领域的扛鼎之作,也是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两项重要成果。此次共同亮相全美最具影响力、规模最大的年度国际书展,意义深远。

     

        代表中国学术水准、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学术前沿、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设立于2010年的外译项目,资助学术精品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并进入国外主流发行传播渠道,推动了中外学术交流与对话,增强了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有力提升了国家文化软实力。

     

    时代呼唤:为“发现中国、了解中国、认知中国”搭建平台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如火如荼,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但“话语逆差”仍是一道难题。“现在国际舆论格局总体是西强我弱,我们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

     

        构建一国国际话语体系,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权是有力支柱。时代面前,中国社会科学使命在肩:提供学术理论支撑,参与世界舞台的“话语争夺”,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应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独立思考、推陈出新,敢于和善于在国际上弘扬中华学术,对外传播中华文明的先进思想和理念。”厦门大学86岁的老教授陈安将其承担的项目成果命名为《中国的呐喊:陈安论国际经济法》,有理有据地揭示某些西方主流理论误导之不当,宣扬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正义主张和基本立场。专著出版后,国内外学界、实务界纷纷撰文评论与回应,共同向世界传达中华学术正气和中华正义之声。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日益提升,世界了解中国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项目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教授陆铭认为:“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这方面我们做得太少,作为和平发展的坚实支撑,中国需要展现真实、友好、多元的形象,让世界感受中国的精彩,读懂中国的平和。”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潘悟云从事汉语音韵学研究已逾50多年,令他颇感遗憾的是,世界上其他高校采用的音韵学教材,以美国密西根大学的版本居多。“不是我们水平不够,而是没有外文版,存在语言障碍。”他因此申请了外译项目《汉语历史音韵学》,“必须重视对外传播的力量。”

     

        “中国学术走出去,正逢大好历史机遇。”《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项目负责人、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异宾认为,中国30多年来进行的改革是世界当代史上最为重大和成功的实践,为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和对象。

     

        回顾过往,资金不足、缺少统一规划管理等问题,一直是社科成果走向世界难以跨越的鸿沟。外译项目直迎难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称其“为国外学界‘发现中国、了解中国、认知中国’提供了重要平台”。

     

    学术摆渡:驶向彼岸的“中国思想、中国价值、中国主张”

     

        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资助翻译出版了《〈巴黎手稿〉研究——马克思思想的转折》《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等;为展示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成就,资助翻译出版了《中国西部减贫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民族问题》《小村故事——中国当代农村的变迁》等;为回应涉疆涉藏、南海争端以及助力我国外交工作,资助翻译出版了《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南沙争端的由来与发展》《钓鱼岛主权归属考》等。一项项外译项目成果击流搏浪、驶向彼岸。

     

        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美国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集团、美国圣智学习出版公司、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这些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知名出版机构,欣然承接了外译项目成果的“落地”工作。《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经济学人》《中国哲学前沿》《中国法学前沿》等一批国内优秀外文学术期刊也获得评审资助,共同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传播平台。

     

        5年来,外译项目已累计申报901项,立项286项,资助总额9231万元,出版成果58种,涉及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德文、日文、韩文、阿拉伯文8个语种,走入18个主要国家和地区、110多家国际主流出版机构。

     

        登录全球最大的图书馆目录数据库Worldcat,点击在线查询,一组数据随即显示:截至2014年12月,58种已出版成果中有50种被国外大学和公共图书馆收录,占比86%;其中,《中国走向法治30年》被128家图书馆收录,《中国西部减贫与可持续发展》被92家图书馆收录,《中国地方政府规模与结构优化研究》出版仅仅两个月,就被德国国家图书馆、耶鲁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近40家机构纳为馆藏。

     

        世界在这里读懂中国。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馆长卡林·崔纳阅读了外译项目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情词典》后,赞叹该书“总结并填补了外国对于近现代中国认知的某些方面的空白”;美国《中国研究书评》杂志称,外译项目成果《中国治理变迁30年》“为西方读者了解1978—2008年30年间中国治理变革的轨迹,提供了必要的参考读物”;对于外译项目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保障制度研究》,联合国跨国公司和其他工商企业人权事务工作组专家、英国埃克斯特大学法学院高级讲师迈克尔·K·阿多这样评价:“为西方学者打开了一扇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权体系和所取得的成就的窗口。”

     

        潘悟云常忆起两年前的中韩人文交流国际研讨会。当天的欢迎晚宴上,韩方请他代表中方祝酒,因为“《汉语历史音韵学》一书对我们研究韩语有很大帮助,在韩国很有影响。”老先生难掩兴奋,“真真切切感受到中华学术的国际影响。在外译项目的平台上,我们要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在国际学术界发出声音、传得更远。”

     

        2013年10月8日,在《软法亦法》英文版的出版发行会上,时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韩震如是评价:“软法的理念,不仅使我国法学家基于中国社会实践的深邃思考在世界法学界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也使得具有浓厚东方价值的法治理念为世人所广泛分享。”

     

        在外交部门和外宣部门的实际工作中,也活跃着外译项目成果的身影。在中国驻各国使领馆,《中国经济学人》已成为宣传中国道路的重要载体,其编委会主任、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扬坦言:“由于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支持,《中国经济学人》的国际影响力得以大幅提升。”2013年11月,《南沙争端的由来与发展》项目成果出版发行,菲律宾南海问题专家、前驻新加坡大使阿尔韦托·恩科米恩达于2014年1月26日在菲律宾的著名英文报纸《The Philippine Star》上发表书评,称该书“是具有信服力的著作”。

     

    前景可期:国际舞台上的“中国自信、中国表达、中国评价”

     

        丰硕的成果离不开科学管理、严格要求。外译项目责任单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体会深刻:“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对学术成果遵循严格评审制度,对‘走出去’著作在翻译质量方面精准把关,确保把原创性、高水平的学术著作推向世界。”

     

        5年来,探索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今年3月,全国社科规划办网站发布的一则通知在学者中引起热议。通知内容是征集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选题和国外出版机构,由单一的自主申报改为上级指定、公开征集和自主申报三管齐下。学者们感受一致:“守株待兔”“等米下锅”转变为主动出击、积极谋划,规划性和针对性得以加强,避免因层级式征集选题而产生遗珠之憾。

     

        申请项目还新增一类“研究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参与世界学术对话的优秀成果”,在继续坚持“中国主题”的同时,积极关注“全球话题”。全国社科规划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在目前“向中国介绍世界、向世界解释中国”的时代背景下,资助研究人类共同话题的中国学者的学术成果对外译介,很有必要。

     

        “国家的高度重视,使得外译项目成果的学术影响力日渐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保障制度研究》项目负责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孙平华感慨道,“中国学者亦应积极创造机会并利用多种渠道扩大其成果的学术影响力,包括开设海外课程、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

     

        发展势头良好,但犹有掣肘。“当前学术翻译队伍人才缺乏,专业水平有待提高。”陆铭直言,外译时必须注重译著的国际规范性,重视文化话语体系的协调与对接,真正做到“中国故事,国际表达”。

     

        张异宾指出,要从战略上着手,培养一支熟练掌握外语、熟悉国外社会科学讨论语境、能够融入国外学术界的青年人才队伍。“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学者们共同‘呐喊’,才能形成中国强音。”陈安则提出了新的自我要求,为后人做桥梁,“让中国的声音响彻世界”。

     

        声音正在汇聚,力量已然显现。《中国的呐喊: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出版后,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主动建议进一步开展学术合作,请陈安组织题为“当代中国与国际经济法”的系列英文学术专著,遴选和邀请一批中外知名高层学者围绕这个主题,撰写创新著作,提交该出版集团免费出版。

     

        2014年,孙平华申请了第二个外译项目“历史性共同标准的达成——张彭春与世界人权宣言”,“中国社科学者要抓住机遇、勇担重任,让更多更好的成果走向世界,为在国际学术界和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构筑强有力的中国话语体系而不懈努力”。(本报记者 曲一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