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15日 星期三

    思录

    用动态活动激活静态展品

    ——博物馆教育之我见

    作者:郑奕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15日 10版)

        “让文物活起来”,目前已经成为文博界努力的方向。

     

        为了“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各地博物馆已采取诸多举措,其中,开展教育活动是一种卓有成效的途径。

     

    教育活动助力展览

     

        今年3月20日开始正式实行的我国博物馆行业的首个全国性法规——《博物馆条例》,将博物馆的三大目的做了序次调整,将“教育”提到了首位。其实,国际博物馆协会代表大会于2007年即对博物馆的定义进行了修订,将“教育”作为博物馆的第一功能予以阐述。无论藏品的价值如何,它们都是发挥博物馆作为教育机构职责的媒介,而串联一系列展品的展览,其本身亦是博物馆发挥教育这一首要功能的最主要手段。

     

        时下,博物馆内的教育活动主要分为三类:围绕展览开展的、与藏品相关的、与研究相关的。根据国际博物馆界的实践,要吸引观众前来并促使他们反复前来的两驾马车便是:临时展览、教育活动。

     

        事实上,一个再好的展览,时间久了,观众也会新鲜感不再。若没有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穿插其间,该展览的生命力不会太长久。另外,也并非每座博物馆都有充裕的资金用于不断更新藏品与展品。因此,博物馆要真正让其有限的“文物活起来”,需围绕和配合展览着手一系列延伸与拓展型教育服务,以动态的活动,激活相对静态的展品。

     

    实物接触是优势

     

        目前,不少博物馆及其公共节目都致力于最大化观众与“实物藏品”(包括手工艺品、艺术品或标本)接触的机会,尤其在展览教育活动上体现得更为明显,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活动被移至展厅内举行,同时也是博物馆教育活动有别于并凌驾于其他教育类机会和闲暇体验的最大资产之一。

     

        当下,现代博物馆大都采用临场的、实物体验式的教育,诸如透过三维空间造景、情境塑造、遗址复原,使遥远时空的人类历史情景或自然风貌得以重现。邻近实物或是与之“零距离”接触使得一系列展览教育活动更富直观性、实感性以及动态和活力。

     

        另外,一些聚焦重点展品的活动和空间,诸如“触摸小车/探索小车”“探索站”“发现室”等,提供原物复制品并搭配实物,让观众探索。例如,在美国史密森美洲印第安人博物馆的展厅内,印第安人讲解员面前的手推车上放着一块树皮、一块动物皮毛和一根干草,这是印第安人制造独木舟的三种最典型的材料。当有观众表示出兴趣的时候,讲解员就会先让观众猜这些材料来自于什么动物或植物,然后解释为什么要用这种材料,制作工艺是怎样的。伴随着讲解,他像变戏法似的不断地从手推车里拿出各种各样的模型和材料,引发了观众浓厚的兴趣。

     

    注重青少年的物件探索需求

     

        通过教育活动“让文物活起来”的做法,突破了博物馆的传统,更注重观众对展览的参与和反应,以观众为中心。

     

        针对大部分博物馆的目标观众——青少年而言,若能通过穿插一系列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来进一步发挥实物展品、藏品的作用,将有效弥补他们因年龄、阅历所致的认知方面的不足。事实上,早在幼儿通过语言和书本学习之前,他们正是通过“物件”来探索世界的,而恰恰是透过物件的物理、感官体验引发了人类的认知发展。当青少年在展厅内观看展品时,他们的小脑袋瓜正忙碌着,处于“参与”的状态,而这些展品以及相关的教育活动这时也成了最佳学习工具。对博物馆而言,需要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方式,才能更好地发挥展品的作用和价值。

     

        因此,许多机构持续增加了未成年观众动手探索藏品的机会。比如,德意志(科学技术)博物馆是世界最著名的科技博物馆之一,其陈列大部分都不设玻璃柜,青少年与展品是“零距离”接触。在这里,教科书上抽象枯燥的公式、定理全都活了起来,深奥复杂的科学技术变得形象、直观。那一张张专注、兴奋、虔诚的脸庞都在诠释着快乐,而在这份快乐中,他们接受了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的深刻教育。

     

        此外,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与卢浮宫等世界顶尖博物馆,其青少年和儿童教育项目都紧紧围绕“认识藏品”“推介展览”而设立,但它们不是讲授高深的艺术史与艺术理论,而是注重启蒙性、通识性和基础性——根据青少年和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心理、兴趣与接受能力,提供藏品与展览的背景资料,挖掘藏品与展览之中富有趣味性、故事性的东西,使观众对艺术、历史产生兴趣,留下一个初步的印象,为日后真正理解艺术、历史的内涵奠定基础。

     

    从“重物”“重展”到“重教”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博物馆在以物为本、重视科研功能和馆藏文物保护的同时,对自身的公众教育功能认识不足,以至于不少重要藏品被束之高阁,并常常只扮演“文物仓库”的角色。事实上,现代博物馆早已不是单纯的文物收藏、保管和研究机构,而应该是一个具有更广泛意义的、为公众和社会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它的特色在于其资源——藏品、展品以及作为教育方法的展览。

     

        参照国际通行的展览评估框架,展览效益的发挥取决于它是否给予观众高质量的参观体验,是否提供他们良好的学习机会。而评价一座博物馆的价值,亦不仅看其收藏的丰富和精优程度,更要看它在鼓励观众参与和学习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博物馆的职责关键是尽最大努力增加每位公众积极、有益地参观的机会。

     

        从国际博物馆的发展趋势看,各馆大体经历了“重物”到“重展”再到“重教”的几大阶段。而实事求是地讲,我国博物馆界目前还远未达到全面“重教”的程度。对于广大受众而言,好的展览首先是让大家看得懂,其次才是好看,再者是印象深刻,留下回忆。而教育活动的开展,即是帮助绝大多数的非专业观众看懂展览,从中获得美的体验,并且留下念想。

     

        由此认为,我国博物馆要想迈向真正的公共性、要想免费开放后真正“得民心”,其关键就是:克服“藏品或展览就是全部”的老观念,更正“重展不重教”的认识,借助“教育”与“公共服务”,才有可能让藏品和展品进一步为广大观众所知、所感、所用。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