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14日 星期二

    文化时空

    蒙特勒爵士音乐节为何火爆

    作者:本报驻日内瓦记者 何农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14日 12版)
    图为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州某高中的爵士乐队在蒙特勒市中心的公园里,为公众进行免费表演。本报记者 何农摄

        每年夏季,欧洲各国的城市甚至小村中都会有数不清的爵士音乐节。爵士音乐这种诞生于贫穷的美国黑人族群的民间音乐,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现在在全世界有越来越多的拥趸。雅俗共赏、亲切上口、表演形式多样、气氛活泼等特点,使其在文化传统深厚的欧洲各国也大放异彩。

     

        不过,一般的爵士音乐节,大都持续一两天、两三天或一个周末等,表演者也难得有真正是从美国跨越大西洋而来的。而位于莱蒙湖边的蒙特勒小城,从1967年开始创办蒙特勒爵士音乐节,明年就是第20届了。创办之初,该音乐节也是只持续3天,后来逐渐发展成就。如今,这个在7月份举办的音乐节为期两周,整整16天,是全世界持续时间最长的爵士音乐节之一。

     

        蒙特勒市长洛朗·威利先生对记者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蒙特勒爵士音乐节是全欧洲乃至全世界最好、最大的。除了持续时间长以外,还有几个因素可以证明它在全世界爵士乐专业人士和爱好者心中的地位:首先,参加演出的爵士音乐家的水平较高,几乎当代所有爵士音乐大师都曾经参加过蒙特勒爵士音乐节的演出。来自美国各个大学的爵士乐队就更多了。音乐节的主办方一般只负责他们的食宿,往返机票等都是他们自理的。其次,音乐节还要举办有关的专业比赛,比如钢琴比赛、吉他比赛等。比赛的获奖者凭这个奖项就可以在国际爵士音乐界获得一席之地,来年还将受邀来这里举办音乐会。这样的做法,似乎也是爵士音乐节中独一无二的。再次,音乐节的音乐会大多是免费的,但每天有三场付费的演出,票价不便宜,大约70瑞郎起价,其全部观众人数可达到数千人,但大都一票难求。可以说,蒙特勒爵士音乐节既受到业内人士首肯,也得到观众追捧。

     

        据了解,蒙特勒爵士音乐节的组织者还利用地处湖边的地理优势,在周末组织两次不同爵士乐主题的“爵士乐游船”。在持续3个多小时的航行中,游客与不同的乐队充分互动,载歌载舞,完全体现出蒙特勒爵士音乐节的亲民色彩。每次航行能承载约1100人,船票早就销售一空。

     

        威利先生介绍说,蒙特勒爵士音乐节气氛一向热烈火爆。在很多场合,观众如果有兴趣,也可以随时和演出者一起合作,展示才艺。而有的音乐家在音乐会的时间之外,因为喝酒、聊天而碰到一起,临时起意合作一把,即兴发挥,为观众演奏几首曲子,或者自娱自乐,这对于爵士爱好者来说,更是不可多得的欣赏机会。

     

        作为日内瓦湖畔的著名旅游城市,蒙特勒也吸引着来此参加、欣赏音乐会的人们驻足、休息、参观游览。威利先生津津乐道地说,美国流行女歌手、词曲创作者嘎嘎小姐来参加音乐节后,被这里的美景和环境深深吸引,决定留在蒙特勒“再玩几天”。现在,蒙特勒爵士音乐节每年吸引约25万人次的观众,其中包括9万人次的付费观众。而整个音乐节预算的2500万瑞郎,只有10%由市政府负担,其他全部来自门票收入、赞助等。

     

        记者在市中心的公园里,听了一场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州某高中爵士乐队的免费表演。学生们在辅导老师的指挥下,为公众奉献了一场高水平的演出。

     

        威利先生还向记者透露说,在常住人口有2.6万人的蒙特勒城,有800名华人华侨,是整个瑞士华人居民比例最高的城市。他们当中有很多都是在日内瓦的国际机构中工作,每天往返于约百公里之外的工作地点。

     

        (本报日内瓦7月13日电  本报驻日内瓦记者 何 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