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继以“文化根·民族魂·中国梦”为主题的首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后,教育部与本报不久前在全国高校联合启动了第二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本届活动以《阅读传统经典·品味书香生活》为主题。今日起,本报推出“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书香”专栏,展现高校师生品读经典、营造书香校园的生动图景。
在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南开大学校园里,有一座叫“迦陵学舍”的四合院。它以著名中国古典诗词学者叶嘉莹教授的号“迦陵”命名。在叶嘉莹看来,这里不仅仅是她讲授和研究诗词的地方,她要做的,“是打开一扇门,把不懂诗的年轻人接引进来”。
而对南开来说,“迦陵学舍”是南开诗文化的一个缩影。
名师播种,以诗观生命之美
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里,存放着几十箱音频、视频、图书资料,是叶嘉莹近几年陆续从海外捎回的。她设想,即便自己有一天不能站在讲台上授课,也还可以指导学生整理过往的诗词研究资料。这位91岁高龄的“老教师”,单是讲课录音就已积攒了数千小时。
在搬入“迦陵学舍”之前,叶嘉莹常在自家客厅给学生授课。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一同上课,加上慕名而来的旁听者,每次都有二三十人,把不大的客厅挤得满满当当。每年新生入学时,学校举办的“初识南开”名师讲座,首讲人必是叶嘉莹。讲座时,过道、台阶上都是人,叶嘉莹每次都站着讲,一讲就是两小时。
和叶嘉莹一起耕种诗歌校园的,还有南开一大批中西贯通的“诗学先生”。
“我经常在飞机上写诗,当我从天上下来,世间就多了一首诗。”在前不久举行的南开第二届“研语诗情”研究生诗歌分享会上,文学院教师熊培云娓娓道出他与诗歌的缘分,引着诗歌爱好者共品“诗令万物各呈其美”的精妙,“读诗和写诗乃生命之本能。虽然现在读诗写诗的人少了,但我还是希望爱诗者能在这方园地里继续耕耘”。
“每个人心中都是有诗的,诗的最大作用是让人心不死。正像古人说的,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叶嘉莹同样期许诗的种子能在年轻学子的心里生根发芽,“我们读的古诗词,经过了千百年的筛选、淘汰,诗是诗人自己的生命、生活、品格、思想的体现,你读诗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
学子醉心,以诗写母校之爱
前人栽下的诗歌幼苗,如今已是满眼青翠。
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李晓楠至今记得叶嘉莹的问话,“曾有一次我去叶教授家中,临走时她问我,每天都去图书馆学习吗?得到我肯定的答复后,她点头说,很好很好。我却心虚了,怕辜负她的期望。”从此,李晓楠在图书馆找了一个固定的位置——每天早早起床,扎入图书馆,或抄写《说文》,或背诵诗文,在书中与古人心灵交往。
在南开园,花丛中、柳树下随处可见学生自己制作的诗牌。裁纸、抄写、覆上防水膜,同学们郑重其事地为每一种花树送上诗意的命名——盛开如云的海棠树下,有的诗牌上写着“唯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有的诗牌上写着“一树百枝千万结,更应熏染费春工”,凝练的诗句中,藏着南开学子取之不尽的精神宝藏。这项活动已经持续了5年,在学校的支持下,同学们把活动申请为“知行南开”研究生创新项目。
对母校的情,同样也化作了璀璨诗篇。
“旗亭外,凉飙万里,昨夜起青萍”,一首《满庭芳》借荷花之开谢写对同窗的祝福;“新开碧波,濯伊素影,马蹄皓月,照我书斋”,写出对母校的深切眷恋;“细看湖光滚翠叶,马蹄一片洗清波”,马蹄湖风光跃然纸上。
“学诗词和学做人是同步的。诗人把他们的感情、品格写进了诗,我们在诗中认识了那些有理想、有持守、尊师重道、热爱国家的古人,将诗慢慢化为自己的一部分。”13岁起就师从叶嘉莹学习古典诗词的张元昕在校内是个“小明星”,每天坚持创作一首诗或填一首词的她,至今已作了1000多首诗词。
学校培育,以诗育高贵品格
除了身体力行的“诗学先生”、醉心诗歌的青年学子,一批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正传承着诗作的力量,以诗词培育高贵品格已成为南开人的追求。
在南开园,美景触目即是,令人生发诗意。马蹄湖莲叶田田,菡萏竞放,从2013年开始,每年荷花绽放之时,南开大学荷花节随之而至。那段时间,校园里总是挤满了前来参观的市民,同南开学子一起赏荷吟诗。
同荷花节一样,南开大学很多公选课也肩负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书法与篆刻”通过对技巧的传授,教人“字正”如同“身正”;“京剧与戏曲文化”通过对戏曲文学音乐、流派行当的讲解,引导学生欣赏中国戏曲文化;“中国象棋”则让学生提高对象棋艺术的鉴赏力……
在2013年博士生毕业典礼上,南开大学校长龚克以《当作君子品如荷》为题,热切期望毕业生做“南开君子”,学习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沉浸在以诗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氛围之中,南开人早将诗的品质、荷的风骨,融进自身修养。
每年毕业季,身着学位服的毕业生总不忘来到马蹄湖,与满池荷花来一张“毕业留念”。对他们来说,荷花的盛开犹如一场精神洗礼,只要荷花还在,心中诗就永不会老;只要心中诗不老,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就永不停歇。(本报记者 邓晖 陈建强 本报通讯员 陆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