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12日 星期日

    优秀县委书记风采

    勇当扶贫攻坚先锋

    ——记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县委书记柴春

    作者:本报记者 王昊魁 罗旭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12日 01版)

        “被评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我感到无比光荣,也感到前所未有的责任和动力。”甘肃庆阳环县县委书记柴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柴春在甘肃庆阳合水县工作了6年,今年5月转任环县县委书记。工作33年来,他先后任过镇长、副县长、县长等职务,用赤诚之心和出色业绩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

     

    5年修了近1500公里路

     

        合水县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和子午岭交界区,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2009年,柴春任合水县县长伊始,就深入全县65个贫困村开展调研,很快就发现贫穷的主要原因在于“路”。“当时全县村村之间要么是坑坑洼洼的黄土路,要么是连农用车都无法通行的羊肠路,不仅人走不出去,仅有的一点农产品也运不出去。”柴春说。

     

        这次调研后,柴春确定了“扶贫先修路、依路聚产业”的工作思路。他说,从2009年起,县乡两级就采取整合项目、银行借贷等多种方式,开启了机器轰鸣、全民上阵的修路大幕。5年多时间里,合水县新修通村柏油路、水泥路77条810公里,砂石路108条651公里。

     

        随着交通条件改善,人流、物流迅速畅通,产业、资金迅速汇集,合水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极大地加快了。据统计,从2009年到2014年,全县共有5.36万人实现了稳定脱贫,全县贫困面下降了35.2个百分点,创造了1986年扶贫工作启动以来甘肃省脱贫人数最多、脱贫速度最快、脱贫质量最高的纪录。

     

    跑遍全县80个行政村

     

        “我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县委书记,曾经挨过饿、受过苦,我一定要多为群众办点实事。”这是柴春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合水县工作时,柴春一有时间就到基层调研,跑遍了全县80个行政村,为群众办了一大批好事、实事。

     

        2012年12月,柴春到马莲河流域的深沟地带调研,了解到由于山大沟深,群众出门难、生活贫困的情况后,迅速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出扶贫开发规划,筹资打通了全长123.2公里的“一纵两桥十七横”交通网络,把路修到农民的庄稼地旁。

     

        “仅有这些还不够,还要提高生产效率,减轻老百姓的劳动强度。”柴春说。合水县扶持群众在公路两边种菜、栽果、养羊,并帮助农民贷款购买旋耕机、收割机、三轮车等农用机械,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切实解决了近万名群众“上不了塬、过不了河、出不了山、致不了富”的难题。

     

    一份沉甸甸的发展成绩单

     

        全县城乡居民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是2008年的2.4倍、6.6倍;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1113套、集中连片小康农宅40处2240户、农村危旧房改造6420户,每个乡村均建起了文化站或农家书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7%,新农合参合率达98%——这是2014年合水县经济快速发展的成绩单。

     

        “下一步,我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县委书记要自觉当好‘四种人’的要求,用心做好事,尽责履好职,以情感动人,从严带好队伍,真诚为民,清廉为政,做党和人民群众信赖的好干部,把环县发展得更好。”柴春坚定地说。

     

        (本报记者 王昊魁 罗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