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5月10日,北京师范大学和本报共同主办的“启功教师奖”评选活动正式启动。随后,北师大师生志愿调研团队与本报记者一道,分赴候选人所在地实地调研,对候选人进行资格确认,考察调研候选人扎根老少边穷地区潜心育人的事迹。今日起,本报开设《“启功教师奖”评选·调研手记》栏目,刊发他们撰写的调研手记,展现“启功教师奖”候选人对教育的执着与坚守。
从北京到承德,再从承德市里驱车几个小时到达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哈里哈乡莫里莫村。一路山路崎岖,我终于明白“颠簸”是一个动词,坐在车里头会碰到车顶。当天下午,我们终于到达为群山所包围的李广老师的幼儿园。
我们去的时候,围场县的气温还很低,院子里的杏树才冒出了点点花骨朵。院落干净清雅,室内纤尘不染。李广老师身量不高,精瘦,干净利落。他鼻梁笔直,笑眼,略有点驼背,看上去是个精神、厚道、爽朗的老人。他是这个幼儿园唯一的老师,大家都叫他“园长”。
从衣着上看得出李老师很爱干净,而他的爱干净更体现在幼儿园的房前屋后,甚至是每一个孩子的脸蛋上、衣襟上、小手上……室内的每一个小橱子、小凳子、装小物件的小盒子都擦得一尘不沾。
教室里各个角落都有废物利用的发明,像一个小小的博物馆。废旧光盘、水彩笔、药瓶盖,甚至是包装好看的酸奶瓶儿,都被李老师精心制作成围棋、风铃、相框等,呈现出艺术品的模样。
李老师有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他和孩子们说话有个口头禅——“行不?”不论是组织学生跳舞还是做游戏,或者单独和一个孩子讲话,他都会用一种商量的语气微笑着说出来。最让我动容的还是他和孩子们在一起时的快乐。
“一会儿我们一起上一堂室外活动课,行不?”
“行——”,孩子们热情地回应道。
大班和小班的孩子们混合分组,在院子里站成均等人数的两列。道具竟然就是漏了气的破篮球。他拿出两只瘪篮球像戴帽子一样轻轻扣在两列队伍排头的小朋友头上。于是,两队开始竞走接力赛,规则是不能用手扶头上的篮球,篮球不能落地。
场面明明是欢呼雀跃的,然而我却不能再直视他们了,因为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三局两胜之后,李老师宣布了结果。他没有强调胜利方,而是让获胜的一队给另一队的小朋友鼓掌,给他们鼓鼓劲儿。教育就通过这些细节显现出来。李老师不主张“成功教育”,他身体力行的是一种爱的教育。爱教会人善良,给人力量,这才是受益终身的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李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