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力量所在。”在不久前河南大学的一场报告中,已逾古稀之年的河南省委原书记、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徐光春依然像以往一样强调要用先进文化的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1962年读高中二年级时,徐光春就受聘担任《杭州日报》特约记者,后来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他先后担任新华社记者、安徽分社副社长、上海分社社长、北京分社社长,光明日报总编辑,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
“文化不仅仅是听听戏、唱唱歌、看看表演而已。”在徐光春看来,文化是作为一种精神的力量,文化是支撑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或许与他在过去40多年一直从事文化宣传工作有关,尽管面临着从中宣部副部长到省委书记角色的转换,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对河南的文化积淀报以持续的关注。
“中原文化上海行”“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世界传统武术节”“中原文化宝岛行”“中原文化港澳行”等一系列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的活动相继展开。徐光春对河南文化的营销并非“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传统模式,并非仅仅将关注点全部放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招商上,而是更在于通过对河南文化的营销建设“文化河南”,复兴中原文化。因为在他看来,“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离不开中原文化的复兴”。
2006年10月,在河南省第八次党代会上,河南省委正式提出了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两个跨越”的重大决策。文化产业不仅要发展成为河南的支柱产业,文化强省也上升为指导河南未来发展的两个最高战略之一。
然而,文化强省建设对于当时的河南来说,并非只是发展文化产业、文化强省的问题。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河南是全国最为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丑化河南人从偏见上升为地域歧视。
为改善和提升河南形象,徐光春充分借助媒体力量宣传“优秀河南人”为河南正名,更重要的是借助“古老而新生的河南”“优秀河南人”推动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充分发挥出河南的文化优势,通过对河南文化的营销,彻底改变河南的外部形象。
“作为中华文明的‘根文化’所在地,河南文化强省建设,就是要重塑河南的精神观念,复兴中原文化,重新成为中华文明的引领者。”不管是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还是在“中原文化上海行”等大型活动中,徐光春都会将“新河南”的理念作为重点进行阐述。“河南一定能够建设成为农业先进、工业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的新河南。”
“农民工书记”,全国率先取消农业税,为河南正名……时至今日,中原形象焕然一新,提起徐光春当年的种种事迹,河南各界仍是津津乐道。
离开河南省委书记岗位5年多的徐光春,依然在为文化事业贡献力量。到大学校园、图书馆作报告,出版著作,他依然忙碌。徐光春告诉记者,他讲得最多的,还是文化,从“一部中国史,半部河南史”到“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再到“文化的力量”,他始终坚信“先进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报记者 刘先琴 光明网记者 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