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培养马克思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手段、高校立德树人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近年来成就卓著,却依旧任重道远。7月3日,以“经验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十周年”为主题的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用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的话说,“05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以来,高校思政理论课“构建了学科、教材、师资、课程协同推进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式;形成了标志性成果,设立了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培育了一支优秀的思政课师资队伍;赢得了学生的较好评价;体制机制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这是思政理论课建设的黄金十年。”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徐艳国感慨。来自50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骨干教师就此展开讨论,为下一个十年的奋进明确方向,积蓄力量。
教学方法改进,教育质量提升
如何建设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理论课?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是重要一环。
从摸索研究型教学,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在线课程、研究型教学”四种模式并行,清华大学的改革经验引人瞩目。“百本好书、百篇论文、百人课件、百个历史图像、百道问题、百部图片”这“六个一百工程”的实施和在线课程“慕课”的推广,使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向主动式学习,积极性大为提高。
一面从拓展教学手段上做文章,探索系统讲授、专题教学、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创办“别笑我是思修课”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探索以马院教师为主,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的教学方式;一面在增强理论内涵上下功夫,推出了信仰研究系列、书简系列、调研报告系列、教育读本系列等一批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秀学术研究成果,中国人民大学的思政理论课改革风生水起。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着力于“夯实基础、规范教学、搭建平台、推进改革、形成特色”;中国传媒大学为教师提供教学空间、科研空间、学习空间和薪酬空间,积极开发视频案例课;北京工业大学奉行“课堂、校园、社会三位一体”,开办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班、编辑思想理论动态、组建教师宣讲团;北京城市学院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专题教学,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思考主动性……各个学校展开自主探索,手段丰富多样。
学生是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最佳检验者。六位学生代表被请上会场,分享了感受与收获。在教师的精心培育和指导鼓励下,有的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亲身体验中去习得真理、寻找答案;有的学生带着问题读经典,撰写的读书报告充满思考与感悟……“这两年让我理解了:思政课给我的不是写在纸上的教条,而是沉淀在我们内心,引导我们做出人生选择所需要的一种原动力。”中央财经大学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成员万励动情讲述了自己大三时入伍,在连队里向战友们讲述理论、引导他们和错误思潮作斗争的故事,令听众感受到了思想的力量。
教师队伍成长,信仰愈加坚定
“05方案”实施的十年,也是对思政理论课教师们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的十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培训机会增加,一大批思政理论课教师在教学科研上获得了极大发展。
此次会议承办方——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王易工作室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易就是其中典型代表。从普通的年轻教师,到参与大量教学科研攻关项目,再到成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的年轻专家,获评全国优秀教师,王易感慨:“乘上了改革的春风,插上了发展的翅膀。”
和王易一样的教师,并非少数。在享受更多机会、赢得更多认同的同时,他们对这份事业有了更深的体认。
“马克思主义者不应只是书斋中的学者,应该是走向社会有志于改变世界的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80后”教师高宁通过两个意味深长的小故事,表达了思政理论课教学应该“道术相济”的主张与感悟;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林英是一位坚守思政课讲台30年的资深教师,她最看重的三点是职业认同、团队建设和探索创新;“思政理论课教师必须首先真心信仰马克思主义,这是我最大的心得。”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向明强调。他给出了在“真信”前提下提升教学质量的三个抓手:带着问题意识研究备课;注重马克思主义经典的力量,带领学生领略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魅力;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引导,逐渐从“使知之”到“共思之”。
组建“名师工作室”,发挥工作室凝聚力和示范辐射作用,通过开展培训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总体素质,是近年来北京市在思政理论课教学方面的一大创新。来自六所高校的“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工作室特色方法与教学心得——为培训青年教师,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熊晓琳设计了五大模块,从师德、理论、教学法和基本技能、科研基础能力、实践教学五个维度全面提升;为给青年教师成长创造机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副院长姚小玲注重搭建学术交流舞台,推荐他们参加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取得了不俗成绩……“思政课的发展一定要靠教师团队,要靠这样有信仰、有情怀、有热爱的一批人,才能成就共同的春天。”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秀军感言。
未来着眼创新,发展永无止境
盘点收成,是为了下一轮播种。在为十年成就欣喜的同时,专家学者们已将视线投向明天。
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理论课?“创新”成为被教师们频频强调的一大关键词。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振峰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立十年来的“四大创新”——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机构创新,课程的规范和创新,学科建设创新,思政理论课考评体系创新。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孙熙国明确指出,思政课教学创新需有三种意识:一级学科的意识,即整体意识,不能用课程建设代替学科建设;问题导向意识,用现实激活原理、用理论指导解决问题,不能就理论谈理论;学科领航意识,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其他学科研究。
“创新必须服从于理论教育的需求,绝不能扔掉理论,只为让学生喜欢我们而‘创新’。”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红峻一针见血。“‘良师必定学者’。思想政治课,小学重在讲故事,中学主要讲历史,大学最重要的就是讲理论。如果没有理论支撑,一堂课就没有灵魂。”熊晓琳认为。“用理论的力量来吸引学生,”这成了与会者多次强调的共识。
最具生命力的理论蕴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讲好课提供了更充分的理论支撑。”徐艳国指出。
蓝图已经绘就,教师们期待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只要队伍有实力、学科有支撑、教师有尊严,我们有信心让思政理论课发挥更大作用,培养更加坚定的未来接班人。”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彭庆红道出了所有教师的澎湃心声。
(本报记者 王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