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06日 星期一

    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

    ——罗马尼亚外交家“罗明同志”印象

    作者:本报记者 刘军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06日 12版)
    图为罗明和夫人萨安娜。刘军摄

        记者近日到罗马尼亚采访,慕名拜访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罗马尼亚著名外交家、前驻华大使、中国问题专家罗明。

        出租车尚未在布加勒斯特郊外一座普通的居民楼前停稳,一位目光炯炯、精神矍铄的老人已笑容可掬地等候在单元门前。“你好,刘同志,这里还好找吧!”在异国他乡听到这句亲切的问候,瞬间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他就是“罗明同志”。

        罗大使家所在的公寓很像中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盖板楼”。罗大使自豪地告诉记者,他在这里已经住了半个多世纪。20世纪50年代末他从中国回到罗马尼亚时没有住房,一位区领导为他这位“学中文的”让了房。罗大使开玩笑地说,可见当年学中文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罗大使和他的夫人萨安娜是新中国接待的第一批5名罗马尼亚留学生中的两位,曾长期在中国工作和生活。按照中国人的待客习惯,他们首先带记者参观家居。这是一套“小三居”,总面积80多平方米。进入家门是一间不大的过厅,左面是餐厅兼萨安娜的书房,小书架上摆放着历史学家萨安娜撰写和翻译的多部关于中国的书籍。正面是一间20多平方米、当客厅使用的卧室,而另外一间较大的房间则是大使夫妇的卧室兼书房。大使夫妇一生从事与中国相关的事业,家里的陈设自然少不了中国的书画和工艺品。萨安娜自豪地把一只小花瓶拿给我看,“这是周总理送的花瓶”。

        罗明和萨安娜及其他三位罗马尼亚留学生于1950年底来到中国,先在清华大学学习了两年,院校合并后转到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学习,直到1956年。罗大使的汉语炉火纯青,听他那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的普通话,很难相信他是个外国人。罗明从学生时代起就为罗马尼亚领导人做翻译,并参与了外交部的工作,是罗中友好与合作的见证人。1989年底,罗明被任命为罗马尼亚驻华大使,直到1995年。几十年在华生活和工作的经历,让罗大使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通”。

        罗明和萨安娜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自青年时代留学中国,在华长期工作,子女在中国出生、长大,乃至子承父业,一家人有着浓厚的“中国情结”。罗大使一家是典型的“中国之家”,他们的女儿达尼亚和儿子罗扬生在中国,曾分别在北大历史系和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留学。不仅罗明曾任罗马尼亚驻中国大使,他的女婿也曾任罗驻华大使,在“罗氏家族”的孙辈中,有的已开始学习汉语。60多年过去了,罗明和萨安娜仍为跻身“头五个会说中文的罗马尼亚人”而感到自豪。

        罗大使夫妇家庭和睦,子女有成,按说可以颐养天年了。但“属羊”的罗大使虽已届耄耋之年,仍孜孜不倦地从事中国问题研究。他组织了5名教授、学者和研究人员,从2000年起历时15年,以文献和资料方式,编纂出版了从1880年至1981年罗中关系百年史——《罗中关系史》三卷本,其中第三卷分为上下卷。这些珍贵的文献是罗中友好关系的“见证”,已被包括英国、美国等国家在内的大学图书馆和研究机构收藏。说到编纂《罗中关系史》,夫人萨安娜在一旁插话说,罗明为找赞助可是付出了不少心血,其中的一册还是摩尔多瓦一家公司资助的。“写罗中关系的书,罗明要出就出最好的,写的质量要最好,书的质量也要最好。”萨安娜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罗明的心声。

        罗大使长期从事中罗关系和国际问题的研究,十分关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他被聘为罗马尼亚奥维迪乌斯大学客座教授,在大学发表关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演讲,广受学生欢迎。他还积极参加罗中友好协会等举办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身体力行地继续为罗中友好贡献余热。他坚信,中国的发展必将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产生积极影响。

        罗明深情地说:“我曾在中国长期学习、工作,热爱中国文化,我们全家都和中国有着很深的渊源,把中国当作第二故乡。中国的文化、生活习惯已经和我们的生活融到了一起。这份中国情会继续传递下去。”

        喝着萨安娜亲手煮制的咖啡,我们的话题也越聊越广,从他们早年留学经历、两国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国际形势,到罗马尼亚的发展现状。一晃三个小时过去了,记者不得不起身告辞。罗大使把一套《罗中关系史》签名后赠给记者,并把记者送到大街上,直到记者坐上出租车才挥手道别。望着车后罗大使逐渐远离的身影,记者的眼睛有些湿润。

        (本报布鲁塞尔7月5日电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刘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