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03日 星期五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二战中的中国贡献

    中国共产党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作者:彭玉龙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03日 02版)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中最壮烈最艰苦也是最光辉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大规模侵略,我中华儿女奋起抗战,万众一心,以血肉之躯对抗强敌,历经苦战,终于获得胜利,走上民族复兴的光明大道。

     

        70年前,中国人民能够以落后的经济、军事力量打败实力远比自己强大的侵略者,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御侮、共同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人民并肩战斗的结果。在这场全民族抗战中,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先锋队,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提出并回答了决定抗日战争成败的一系列根本性、战略性问题,组织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并始终奋斗在抗战第一线,名副其实地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积极倡导建立并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人民抵抗外敌侵略的政治组织力问题。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几代人前仆后继地抗击外敌入侵,但始终摆脱不了屡战屡败的命运。其中,落后的经济和军事力固然限制了中国御侮能力的发挥,但根本的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与政党的领导,始终不能集中全民族的力量与外敌抗争。正如毛泽东所说:“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率先发出武装抗日的号召,率先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积极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斗争;并从民族大义出发,全力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在全国抗战中,中国共产党为维护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明确提出并坚持实行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创造性地实行以弱胜强的战争指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决了抗战的力量发动和凝聚问题,但仅此一条还不足以克敌制胜。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实行全面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这是中国在敌强我弱的基本条件下唯一正确的抗战指导纲领。它指引全国军民最大限度地动员起来,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以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新民主主义社会和民主联合政府的建立等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对取得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独立开辟敌后战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创造性地完成独当一面的战略任务。基于对中日双方优劣的科学分析,中国共产党独辟蹊径,以正规军分散进行游击战争,建立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自卫队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创造性地把抗日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制定一整套开辟敌后战场、开展大规模游击战争的纲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和东北抗日联军等抗日武装,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与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开辟敌后战场,为中国抗战创造了有利的战争方式。尤其是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实行统一的战略部署,运用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有效地牵制和歼灭大量敌人,坚持和巩固了抗日根据地。人民抗日武装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抗战的主力军。

     

        发挥共产党人的表率作用,以崇高精神和模范行动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和必胜信念。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战实践中逐步成长进步,成为全民族抗战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作为敌后抗战的指导中心,成为广大进步青年向往的革命圣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不仅成为全国抗日、民主的表率,而且成为新中国的雏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在极为艰苦的战争环境下,不畏艰难牺牲,为民族解放事业建立了功勋。在大后方,在沦陷区,在各条战线上,共产党人以崇高的使命感和凝聚力,成为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进抗日民主运动的模范。共产党人表现出顽强的抗战意志,强有力地感染和激励着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和斗志。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特别是抗日战争的磨砺,中国共产党锻炼成长为政治上成熟、思想上统一、组织上团结、作风上民主的全国性大党,成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领导核心。

     

        (作者系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研究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