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艰苦,越需要改变;越是艰难,越需要奉献。”这是记者在我国海拔最高乡——西藏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采访时,当地乡村干部常说的一句话。
他们数年如一日的付出和奉献,正在给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带来深刻的变化:投资4000多万元的一条柏油路正从307省道蜿蜒铺向普玛江塘乡;经过结构性调整,全乡牧业傲立全县,人均纯收入超过了西藏自治区平均值;牧民全部由草坯房住进了土石结构的新房;乡里的干部群众还首次吃上了自己种植的大棚蔬菜……
“这里更能体现我的人生价值”
普玛江塘乡年平均气温零下5摄氏度,昼夜温差达30摄氏度。高寒、缺氧的环境下,当地许多牧民患上了高血压、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关节炎以及心脏病。
2009年,19岁的次旦从日喀则市卫生学校毕业后来到普玛江塘乡卫生院工作。作为乡卫生员中唯一的专业藏医,次旦几乎每天都忙着接诊,有时还要徒步到数十公里外的村庄上门看病。当时,全乡只有4名村医,每人每个月都要按辖区巡诊,一次巡诊下来大概需要十几天时间。
两年前,次旦没想到自己也患上了高血压和严重的关节炎。“我终于也体会到了群众得病后痛不欲生的感觉。”他说。
由于行走不便,2014年,次旦被调回县人民医院工作。调养休整一年后,今年4月,他又主动提出回到普玛江塘乡工作,他心中割舍不下普玛江塘乡饱受高原性疾病困扰的牧民群众。2010年,一名沙空村的病人得了关节炎、胃病,由于家庭贫困长期不愿就医,次旦得知后采取了多种医治措施,但因医治太迟而未能挽救其生命。这件事给次旦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他说:“缺医少药的牧民群众更需要我,在这里更能体现我的人生价值。”
干部要做群众的精神“氧吧”
普玛江塘乡党委副书记嘎玛顿珠说:“在这里人人都会缺氧,但干部要勇于担当,争做群众的精神‘氧吧’。”
33岁的嘎玛顿珠2006年大学毕业后,在条件相对优越的林芝市朗县工作了4年多。由于妻子在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多确乡学校任教,2010年嘎玛顿珠主动要求调到普玛江塘乡工作。
“当时只考虑到夫妻能够团聚,没想到气候这么恶劣,经常睡不着觉。”嘎玛顿珠说,2006年全乡正式干部只有7名,白天在办公室都要烧牛粪取暖,只有一部卫星电话还经常打不通。
嘎玛顿珠对于工作调动后悔过,但是与乡里群众艰苦的生活状况相比,他又感到深深的自责,一名党员干部怎能眼看百姓遭受如此疾苦呢?
作为纯牧业乡,要发展首先得从传统的牧业上下功夫。经过调研,嘎玛顿珠发现牧民对建设畜圈的呼声最大。牧民过去用草皮建的畜圈经常关不住牛羊,冬天遇上大雪,走散的牲畜很容易受困饿死。根据粗略估算,全乡需要建200个畜圈,而一个就需3万多元。在乡里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嘎玛顿珠多方筹措资金,发动群众义务劳动,终于解决了全乡36个牧业生产组的畜圈建设问题。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普玛江塘乡距不丹王国只有25公里,全乡边境线长25公里。
“普玛江塘虽然海拔高,但每寸土地都是祖国的神圣领土。我们一定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在全乡干部大会上,乡党委书记李小华掷地有声。
普玛江塘虽然只有6个村,但地域面积达1200平方公里,发展和稳定任务繁重。针对普玛江塘处在反分裂斗争最前沿的实际,乡党委着力加强全乡干部群众思想教育,乡干部时时处处利用各种机会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定他们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为确保边境安宁,乡党委组织党员成立了由30名民兵,25名边境巡逻队员,7个治保小组组成的“边境党员义务联防队”,全面加强边境一线巡逻和监管工作。为使边境防控做到全方位、无缝隙,乡干部极力做好在边境牧民中发展党员工作,在边境放牧点发展农牧民党员,真正筑起“放牧点是哨所、放牧人是哨兵”的维稳防线。(本报记者 尕玛多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