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26日 星期五

    关峡:三十年红河再聚首

    作者:本报记者 鲁博林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26日 09版)
    关峡(CFP)

        1983年春节前,当时还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生的关峡、郭小笛、赵石军、李滨扬、陈晓勇五人,经过三夜两天火车的颠簸抵达了昆明。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艺术创作采风。而目的地,是云南红河。

     

        从昆明到红河的路险阻重重,他们仅凭着最原始的交通工具乃至徒步,披星戴月,一路跋涉,从石林辗转到蒙自、个旧,再到云阳。最终,满身疲惫的他们听见了红河县垤施洛孟村村口传来的独特歌声。

     

        时任班长的关峡也许不会想到,30多年以后,他会和老同学故地重游,而迎接他们的,竟然是30年前的同一首歌,同样的面孔。

     

    与云南红河的三十年情缘

     

        2015年5月11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团长关峡、中央广播艺术团国家一级作曲郭小笛、中国东方歌舞团音乐总监赵石军,再次穿越莽莽群山,来到了阔别多年的红河。

     

        谈起这次重返故地,关峡很是感慨:“30年前,也是受了大学老师和时代风气的影响,了解到云南的音乐资源极为丰富,才如此义无反顾来到云南。”关峡告诉记者,那一次采风对他的影响极深,彝族和哈尼族独特的音乐形式一直烙印在心,挥之不去,由此也诞生了他的小提琴曲《彝歌》。“正是这首歌,将30年后的我和红河再次联结在一起。”

     

        再次接近当年的彝族村寨时,熟悉的木鼓击节响了起来,银铃交响,歌声四起,关峡的眼眶不禁湿润。“和当年我们听到的音乐一模一样。”关峡说,“这么多年过去,我们都改变了很多,但是他们的歌声和舞姿都没有变,当地文化依然永葆它最本真的面孔。”

     

        音乐虽不老,人却已非昨。30年前,曾经给他们一行人留下美好烂漫回忆的婀娜少女,如今已佩戴上已婚妇女的头饰,成了皮肤黝黑的阿嬷。然而,舞乐声中,岁月的痕迹仿佛都化为乌有。早已功成名就的音乐家们,也忘情地加入了载歌载舞的行列,融进故人依旧的美妙音乐中。

     

    奏响交响乐的中国之声

     

        时隔多年,再次聆听哈尼族的原生态音乐,关峡依然激动不已。“他们的音乐不仅来源于生活,根本就和生活状态是密不可分的。”以哈尼族民歌为例,他形容自己在山坳里、在梯田上听到的多声部“合唱”,不同曲调之间此起彼伏的应和,其震撼程度,“即便现代的环绕立体声也不过如此”。

     

        亲身领略民族艺术的感染力之际,关峡更加笃定了自己的想法——建立起中国交响乐的话语体系。他告诉记者,交响乐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艺术形式,演出内容却大多以欧美原创作品为主,这很可惜。“我们坐拥如此精彩深邃的本土音乐资源,完全可以创作出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作品,也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民族丰富的内心世界。”

     

        短短数日的云南之行,随行的作曲家无不灵感如泉,逸兴待发。赵石军陶醉于哈尼古歌,思索为其悲壮的迁徙史谱曲;情系彝族的郭小笛,欲谱写念兹在兹的不舍之情;随行的指挥家邵恩则计划着多乐章的小组曲。至于关峡,他更想将自己的《彝歌》丰富扩充,从单主题变为双主题,“我相信,这些作品有朝一日将走向世界,奏响交响乐的中国之声。”

     

    莫失莫忘作曲初心

     

        在云南待的时间虽然并不长,但与少数民族舞乐的“亲密接触”,却让关峡触摸到了生活的温度,也更加证实了他创作的初心所在。“艺术的产生归根结底是为了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交流。但现在很多作曲者却过度依赖技术,脱离生活。”关峡指出,误入迷途的创作理念,常常让人忘记学作曲到底是为了什么。

     

        而当提到他为当代华人作曲家专门搭建的“龙声华韵”平台和“交响乐创作中心”,关峡的眼神再次迸射出光芒。在他看来,这是为中国交响乐未来的发展夯实根基的大事。“我国能写交响乐的人本来就不多,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去展示作品,去深入基层,获得素材和灵感。”关峡说,像云南这样的创作基地,全国还有很多,他们会分批次地组织作曲家深入生活,挖掘灵感,寻觅源泉,真正践行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号召。

     

        关峡笑着说,下个月,下一年,他还会再来这里,让这些从生活生长、植根于民众的艺术灵感绽放出更加华美的乐章。(本报记者 鲁博林)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