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26日 星期五

    新闻人物

    乔良:不做淡然观望者

    作者:光明网记者 王营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26日 04版)
    乔良(资料照片)

        真诚随和,但却有着不怒自威的气质,声若洪钟且目光炯炯,全然不似花甲之年,这个人便是军旅作家、空军少将乔良。

        1955年,乔良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在军队号角声中长大的他,5岁时就能把列兵到元帅的军衔数一遍,能将所有的军号号音辨别清楚。10岁的时候,他就读了《孙子兵法》。“虽然不是很懂,但是觉得很有意思。”乔良回忆。军队的生活,从小就培养了乔良很高的军事素养。他说:“我对军事的了解是骨子里的了解;对军队的热爱是血液里的热爱。”

        乔良记忆深刻的,是14岁时他和同学从学校图书馆“偷书”看的经历。乔良至今都记得“偷”来的17本书的书名,那是他第一次看到鲁迅的文字,第一次认识到国外的著作。“那本高尔基的短篇小说选,我看了三四天,激动得全身颤抖,真的是写到了灵魂深处。”他感叹道。

        乔良始终认为“那些真正的文学是可以拉高民族精神的”。特别是对纯文学,他有着自己纯粹的见解与执念。遇到自己特别喜欢的书,乔良总会抄写一遍,毫不吝惜时间。米里施坦因的《论资产阶级军事科学》,丹纳的《艺术哲学》,泰戈尔的《飞鸟集》《园丁集》,还有柯罗连科的《盲音乐家》,他都手抄过。

        1984年,乔良考进了鲁迅文学院,他真正的文学创作也由此开始。《大冰河》获全军文艺奖;《灵旗》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现在,花甲之年的他依然笔耕不辍,不断地思考、研究、创作。

        “军事理论著作《超限战》的出版,是我研究军事理论的开端。”这样一个开端,正是源于他在军队长期的累积和对文学无法割舍的热爱。

        “我已经到了耳顺的年纪,却没有耳顺的功力。”乔良笑着说。如今的他,做事风格不喜极端,但却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面对危险之事,依然有着“我不能退”的本能反应;遇到不平之事,常常“拔刀相助”,只因“我不会是一个淡然的观望者”。

        “思考的时间还是太少了,而且我也不打算放弃,在读书与思考中完成与前人掰手腕的冲动。”乔良说。(光明网记者 王营)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