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23日 星期二

    劳模吕玉兰家乡的今天

    作者: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 宋国强 耿坤丽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23日 03版)

        前不久,来自南宁的壮族姑娘蓝幸,在河北省临西县东留善固村做了大学生村官。“自古‘孔雀东南飞’,眼下南方的‘凤凰’,倒落在咱北方了!”面对有史以来的头一遭,东留善固村民无不自豪。

     

        “因为这里有玉兰精神。”蓝幸说。而像蓝幸这样留在东留善固村的外来大学生,还有十多个。

     

        2014年,这个视“玉兰精神”为“村魂”的冀南村庄,工农业总产值突破4.5亿元,人均收入达8260元,累计获得全国文明村等十几项国家级荣誉称号。村党委书记吕廷祥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玉兰精神在东留善固村的接力传承,正呈现出新的局面——遍地盛开“玉兰花”。

     

    “这批干部,有咱玉兰那股子冲劲儿。”

     

        东留善固村是著名劳动模范吕玉兰的故乡。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吕玉兰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植树造林、兴修水利、锁风固沙、改造民居,让家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群众过上了好日子。她先后五次被评为省劳动模范,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成为当时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老书记不仅带领群众改变了家园,更留下了‘爱国为民、艰苦创业、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玉兰精神,这是我们的立村之本、兴村之魂。”吕廷祥说。

     

        村外,成片的果园和千亩芦笋基地生机盎然;村内,宽阔的马路两边绿树参天,白墙灰瓦的徽式围墙围着座座工厂,别墅式的新民居前鲜花盛开。村民说,这是东留善固人实施再次创业的成果。

     

        20世纪70年代末,吕玉兰带领干部群众初步实现了生态、温饱、安居。之后,面对建设富裕文明新农村的新课题,新一届村干部提出“抓住集体、放开个体、多业并举、共同富裕”的发展思路。

     

        经过讨论,村两委决定对集体低效林实施改造。为打消群众顾虑,村支书、村主任拿自家房子作抵押,给村民代表签下协议:改造成功了,效益归集体,改造不成功,自家房子充公。

     

        截至2012年,除留下100亩玉兰纪念林外,低效林全改成了经济林。期间,他们还对近千亩品种老化的梨树进行了高枝嫁接。

     

        在抓林果经济的同时,东留善固人积极发展新的高效作物。2007年,他们从美国引进阿波罗F1芦笋,2011年亩效益达万元以上。2010年,又从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引进优质梨1600亩,使该村成为全国最大的玉露香优质梨种植基地。

     

        在发展农林业的同时,东留善固的工业也开始起步。

     

        1985年春天,吕廷祥揣着村集体仅有的800元钱,带着自家做的一袋玉米面窝头,去哈尔滨松江罐头厂跑项目。白天给工厂打扫卫生,晚上睡工厂值班室的沙发,饿了就啃窝窝头,软缠硬磨了7天,罐头厂负责人感动了。当年5月,罐头厂分厂在东留善固村开建,一年后果农收入翻了番。

     

        从建罐头厂开始,村里几乎每年新增1家企业,并创办了东留善固村实业总公司,逐渐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截至目前,全村拥有20家工农业龙头企业。2014年,全村的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5亿元,固定资产增加到2.6亿元,上缴税金870万元。

     

        村民竖起大拇指:“这批干部,有咱玉兰那股子冲劲儿。”

     

    当能人,更要当好人

     

        “活儿做得好,算个能人;人做得好,才称得上好人!”吕廷祥说,“村民为什么那样怀念玉兰?因为玉兰既是能人,还是好人:既带领大家改善了环境,发展了生产,还帮助村民解决了盖房、养老、娶媳妇等生活难题。”

     

        当年村里的孤寡老人孙文礼,平时不洗脸、不叠被子、不刷锅碗、不打扫房子,总感觉生活没啥意思。玉兰逢年过节带领干部到他家打扫卫生。有一次,老人非要留大家吃饭。其他人都走了,唯独玉兰留了下来。她帮老人做好饭,喝了一碗粥——她以为是红薯面的,可老人说是玉米面的,原来面缸常年不盖,落了灰尘,面成了黑红色。“玉兰这样看重我这糟老头子,我可得好好活几年。”这顿连心饭,让孙文礼重新燃起生活热情。

     

        “学玉兰,就要把玉兰的亲民精神和道德品质传下去,把人字立起来。”吕廷祥说。

     

        树村风,先正党风、干部作风。吕廷祥说:“称职的党员干部应该像老书记吕玉兰那样,‘宁当一辈子大傻子,也不当一天小精人’,甘当‘吃苦、吃亏又吃屈’的‘三吃干部’,‘炒香了豆子大家吃,炸了锅自己锔’。”

     

        1995年,村党委发动群众,共同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被村民称为村里的“小宪法”。每年年底,组织开展为期7天的干部整风活动——村干部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请群众代表评议,给干部打分,满意票不到60%的自动辞职。

     

        2010年,开建新民居时,村干部带头集资。等房子建好后,村干部又主动让村民先要。吕廷祥第一期就交了钱,但分房时却一让再让,现在还住在旧房子里。

     

        在东留善固村,每年开春、入秋时节,在玉兰大街两旁,一条条标有老人姓名的被子整整齐齐地晾晒着。“儿子媳妇孝不孝,看看被褥就知道。”村民告诉记者,晒被子其实就是比孝心,至今已坚持近20年了。

     

        2014年,东留善固村的善行功德榜上,100多名好人上榜。

     

    玉兰精神,是穿越时代的明灯

     

        “不怕风吹浪打,不怕走石飞沙……穷沙窝里把根扎呀,开出一支玉兰花。”东留善固村玉兰实验学校课堂上,音乐教师崔利钊正在领唱歌曲《开出一支玉兰花》。

     

        “玉兰精神,是穿越时代的明灯。”玉兰实验学校校长乔培服说。本在县城工作的他,受玉兰精神感染,做了玉兰实验学校校长,又动员同是教师的妻子到东留善固任教。如今,玉兰学校已成为“全国养成教育实验学校”,乔培服被评为河北省首届教育追梦人。

     

        “玉兰精神,是东留善固的,也是全国的。”吕廷祥说,传承和弘扬玉兰精神,是东留善固人的责任和追求。

     

        早在1993年3月,吕玉兰去世后,东留善固村党委就开始筹建吕玉兰纪念馆。后经多次扩建,建成了大型吕玉兰纪念馆。如今,这个纪念馆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仅教育本村人,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前来参观学习。

     

        “东留善固,是我见过的最有精神魅力的农村。”东留善固村保健食品公司品质部经理宋志鹏说,这个村具有“精神领袖”,自带“发展引擎”,有着很强的发展潜力和对外吸引力。来自邯郸涉县的他,与驻东留善固的大学生村官张树文喜结连理,并把家安在东留善固。(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 宋国强 耿坤丽)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