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22日 星期一

    守卫孩子们的科技梦想

    ——透视全国青少年科技兴趣调查

    作者:本报记者 靳昊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22日 04版)
    参加第七次全国少代会的少先队员代表参观中国科技馆。资料图片
    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降低最为明显,这与青少年学业压力不断增大的现状相吻合。
    教师队伍仍然是直接影响青少年科技学习和科技兴趣的最主要因素。
    在对科技的认知理解和兴趣方面,户籍差异显著,反映出我国城镇和农村教育水平不均衡的现状。

        “我觉得应该让孩子从小培养起对科学的兴趣爱好,这样对于她以后的学习和成长会很有帮助。”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的彭女士对记者说起带孩子参观中国科技馆的缘由。

     

        每逢暑期,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上的中国科技馆新馆总是人流涌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生命是怎样孕育的……很多家长带着孩子们在这里参观科技演示、体验科技和大自然的神奇。不过彭女士也坦承:“孩子已经6岁了,还是第一次带她到科技馆来,说起来有些惭愧……”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关注青少年科技兴趣,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我国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过去两年,九三学社中央与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兴趣调查”,通过对全国31个省份100个县(区)10000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开展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获得了丰富的一手数据和材料。结果显示,以5分制量表计算,我国青少年科技兴趣指数为3.57。其中,对科技的认知与理解得分为3.67,对科技的兴趣得分为3.51。

     

        “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青少年科技兴趣的现状虽然不是十分令人担忧,但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并且,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偏知识性、轻趣味性的现象仍然存在。”调研组负责人、九三学社中央科技专委会副主任吴偱表示。

     

    怎能任由高考战胜兴趣

     

        高中教育阶段青少年科技敏感度显著增加,是开展科技教育的良好时机和重要阶段。然而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科技兴趣得分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均为3.52,但是进入高中阶段后下降为3.41。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高中教育阶段青少年对科技课兴趣降低、对科技课教师评价降低、感觉科技课教材难度偏大、课外科技类活动参与度降低等,都与高考制度下青少年升学压力加大相关。

     

        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曾在2002年至2006年作为北京市海淀区9所学校之一,参与首批国家级课改实验区试点工程,并在该次实验中坚持开设科学课程时间最长。实地调研发现,该校“注重培养科学素质均衡发展,学生科技兴趣高涨,科技教育有特色”。

     

        但即使在这样一所中学,调研组也发现,随着课业负担增加和升学压力加大,尤其是初三和高三两个年级,科技教育阻力明显增大,家庭支持度明显下降。

     

        来自山东烟台一所中学的包博文不久前刚参加完高考。他向记者表示,自己高中时很喜欢参加科技活动,曾设计过电子电路、防盗蜂鸣器和桥梁模型等,老师也在课堂上鼓励大家动手进行科技小制作,参与年级竞赛评比。“但那只是在高一高二,高三这些活动就停了,自己也没有心思鼓捣这些了。”包博文说。

     

        “从学校角度看,学校考核标准以升学率为主。加上学生和家长也特别看重高考分数,使得科技课的正常开展得不到保障,青少年的科技兴趣得不到满足和开发,不得不‘理性战胜感性,高考战胜兴趣’。”吴偱表示。

     

    科技课不能被边缘化

     

        科技类课程(包括科学、劳技、通用技术、物理、生物、化学、地理等课程,以下简称“科技课”)肩负着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育青少年科学精神,激发青少年科技兴趣的使命。

     

        调研发现,几经教改,科技课仍然没有在义务教育阶段实现普及,高中教育阶段更是没有开设科技课。其他的科技类课程在很多学校也属于“边缘课”,课程的正常开展不能保证。科技教育内容“不上不下”的情况也很突出,教学内容偏重知识点灌输的情况仍然比较严重。

     

        调研组建议,把科技教育相关要求写入教育法规中,加大对科技教育实施的监管力度,不断改进科技教育的机制体制,确保科技教育的推进和实施;制定科技教育中长期规划,使科技课最终成为各年龄段青少年的必修课;同时应调整科技课课标和教纲,增加对青少年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教育内容,增加科技实践课程的比例。

     

        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兴趣除了课程和教材,更离不开专业的科技课老师。调查显示,青少年对科技教师认可程度的测试得分为3.74,而在关于科技课教师是否为专职的测试中,总体得分却仅有2.78。

     

        “全国近一半的科技类课程教师都身兼数职,说明缺乏科技类课程的专职教师,这也容易影响到课程的教学质量。”吴偱分析。

     

        调研组提出,应加强科技课教师队伍建设。增加科技课教师编制,实施科技课教师专职制度,从制度上解决科技课教师的身份、待遇等问题;健全科学合理的科技课教师评价体系,打破以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为主要标准的评价方式;扩大各师范类院校科技课教师的培养规模,补充小学、初中教育阶段科技课教师缺口;加强对在职科技课教师的再教育和业务培训。

     

    科技教育资源应向农村倾斜

     

        我国青少年对科技的认知理解和科技兴趣指标得分具有显著的户籍差异性。调查显示,非农业户口青少年在科技认知理解和科技兴趣方面的得分分别为3.59和3.73,而农业户口青少年相应的得分为3.44和3.62。

     

        兴趣差异的背后源于城乡科技教育基础设施的差距。调查发现,很多学校开展科技教学的基础设施仍然不能得到保障。以农村青少年为主体,他们反映很少有机会亲手操作实验或亲自参与设计实验,甚至有些地区教师的展教具都得不到保障。而统一配发的实验材料和展教具,又因地域差异造成实际使用效果不佳。同时,社会科技教育资源仍需进一步完善。青少年身边的科技设施和学生活动中心,也没有实现全地域的覆盖,只有6成学生表示身边有学生活动中心,而这些学生大都集中在城市地区。

     

        一方面是以北京为代表的发达城市,中小学校纷纷表示科技教育“不差钱”,另一方面是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科技教育难开展,我国城镇和农村科技教育水平不均衡和城乡科技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状可见一斑。

     

        调研组提出,应加大科技教育资源对农村的倾斜,缩小科技教育水平城乡差异。教育和科技部门要特别注重科技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推进科技教育标准化建设,保障农村地区学校科技教育基础设施、资源和教师的配备,逐步缩小区域科技教学差异。

     

        “当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通过信息网络技术能够将优质教育免费送到世界各个角落,提供完整的学习体验,有利于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这值得我们借鉴。”吴偱表示。

     

        (本报记者 靳昊)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