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科学家张兴钤上了一回“头条”。不过,这个头条既不是电视的,也不是报纸的,而是他老家河北省武邑县清凉店镇崔乡村的“村志”的头条。
张兴钤,1921年10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材料学专家、金属物理学家、两弹功臣,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崔乡村“村志”的主创叫赵金山,69岁,也是崔乡村人,退休前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聊起他们的“村志”,老赵掩盖不住心中的激动和自豪,就像说自己的孩子一样。
今年春节后,老赵被拉进了“崔乡老乡”微信群。入群一看,里面除了村里人,多数是在外工作的同村老乡,本省有衡水、石家庄的,外省有北京、天津、河南、贵州的,遍布全国各地。让老赵兴奋不已的是,大科学家张兴钤也是同村人。
在群里,大家谈工作谈家庭,当医生的说保健,在公安部门工作的讲安全常识,在同一个城市生活的年轻人还约着聚会。有人提议,与其闲聊,不如把聊的事记下来,编成书。这个创意得到很多人赞同。
这下,老赵高兴坏了。原来,20多年前他就有写一本村志的想法,当时因为工作忙搁下了。退休后,因资料难以收集,这事未能如愿。现在有了微信,又有这么多热心人,老赵当然高兴了。
老乡们虽然天南海北、各自东西,在网络空间却是天涯若比邻。大家商议成立了编委会,衡水中学退休教师张全生自告奋勇当主任,河北经贸大学退休干部张书站负责策划,老赵的职务是编辑顾问,负责统筹协调。
大家的积极性很高,有的采访,有的收集资料,有的执笔写作。
张书站把专门去北京拜访张兴钤院士的情况写成《张兴钤院士访问记》。张全生看望了在衡水老年公寓休养的90岁的孙秀根,拜访了离休老干部常福全,不仅为写作提供了材料,而且勾起在外几十年的老人对家乡的思念,使他们感受到浓浓的乡情。
今年春天,村里一位80岁的聋哑人去世了,大家纷纷在网上悼念,回忆他生前做的善事。张全生发了挽联:“终生无言,博来交口颂赞;身后有誉,赢得乡邻追思。”这以后,有村里人去世,群里都会自发举行悼念,寄托哀思。
80岁的张孟春是群里年龄最大的,现居贵州省兴义市。他讲了很多当年日本侵略者烧杀抢掠的事,成为《日本鬼子的暴行》中的内容。《53年整党纪实》中有1953年村党支部的原始材料,包括自我检查、小组结论、支部结论等。《合作化道路》根据搜集到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先声社”1956—1957年的档案,介绍了这个当时全县先进、省里有名的合作社的情况。《一个老将军的晚年生活》中的“老将军”叫张宝林,他幼读私塾,保定军校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任职,官至军参谋长,解放前夕起义投诚,后转至地方工作,晚年回到村里生活直至病故。还有《老两口吵架》《冰窟救人好青年》《农民书法家》《崔乡村出了新鲜事》,说的都是老百姓身边的事。
一次,老赵把一篇稿子错发到“大学同学”群里,赶紧要求删掉。大家说:删什么呀,挺好的!于是,他在这个群里介绍了一下他们编书的情况,还秀了部分成果。有人发言:“看了你们的书稿,颠覆了我对农村落后的看法。”
群里一有文章出来,大家纷纷评论、跟帖。不到一个月,就征集了几十篇文章。
给书起个什么名字?这叫大家犯了难。有人提议叫“崔乡村志”,有人认为这个名字太大了,不如叫“崔乡村的故事”,有人说这个名字窄了点。经过反复讨论,多数人认为叫“崔乡纪事”好。于是,“崔乡纪事”就成了崔乡村“村志”的大号。
书的责任编辑张素英介绍,这本书正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崔乡兴钤”,专门讲述张兴钤院士的事迹;第二部分是“乡土乡情”,写村里的大事;第三部分是“故乡拾萃”,主要是一些趣事;第四部分“乡友音讯”写在外工作的崔乡人情况。还有一部分叫“回音壁”,收集各方对这本书的反映。书已经成形,用电子版形式传到了微信群里。
记者看到,这本书讲述的都是乡亲的新闻旧事、村里的人情风物,有文章、诗歌、快板、歌曲,还有印章、照片。苦难和欢乐,忧愁和达观,执着和韧劲——一个村百年的变迁,在这里浓缩、定格。这分明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守望相助、乐观生活、奋力前行的“微历史”呀!
老赵告诉记者,“永无定稿”是这本书的最大特点,内容随时补充、更新,每隔一段时间上传一个新版本。正如书的后记所说:“《崔乡纪事》是历史记录的一个过程,历史没有结束,《纪事》就没有定稿。我们只是崔乡历史中的过客,只能记录崔乡的昨天和今天,崔乡的明天要靠我们的后代去续写。”
现在,“崔乡老乡”群还在扩大。很多崔乡人的故事在微信里转发,很多人知道有个“崔乡老乡”群,写了本《崔乡纪事》。
让我们祝福崔乡村和崔乡人吧。(本报记者 李亚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