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如何才能将这样一项战略任务抓好抓实?笔者以为,关键在于发挥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排头兵”作用。
“辅导员”是由“政治辅导员”演变而来的简称。《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其的解释是“中国高等学校的基层政治工作干部,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历史在发展,辅导员的工作定位也在发生变化,他们可以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学生发展指导等角色于一身,做学生良师益友,但是其核心使命和工作永远都不应变——政治工作使命。若能按照适当师生比,选配好德才兼备的专职辅导员,完全可以做到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安全无虞。
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和学生群体的变化,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也发生重大变化,政治工作逐步弱化。他们更多地忙于应付日常事务性工作,如大学生资助、心理咨询、就业辅导等。其角色演变为处理学生日常事务的办事员,处置学生突发事件的联防队,但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更重要的角色——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难于承担。
不少高校以保留免试研究生资格两年的方式吸引应届本科毕业生短暂从事两年辅导员工作,这看似一种工作创新,实则体现出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不重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认识的严重缺位。而且遗憾的是,这一所谓“经验”已经在国内不少高校变得越来越普遍。让为数不菲的大学应届本科生仅从事两年辅导员工作后就流动走,无异于让一些生手、新手永远在学习一项专业性、政治性很强的事关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工作。大批的年轻辅导员永远在学习的路上,找不到重点,更难有效承担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会就离开岗位,也使得在高校基层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负责同志苦不堪言。
在价值多元化的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不重视,将很难把党要传递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原原本本、入脑入心地落实到青年学生当中,从而也导致了目前高校青年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参差不齐。这些现状,倒逼一些基层高校向上级所报送的汇报材料只能充满“水分”。
基于此,虽有不少高校积极做了改变,如东北师范大学设立专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干部职称体系,选拔人员参与国内国际交流、考察和进修深造就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铺设了一条明晰的职业发展道路。但纵览国内众多高校,能够完全遵照党的政策,按照“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建设辅导员队伍的学校依然不多。
目前,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力军,辅导员队伍还是普遍缺乏完善的发展管理体制,缺乏清晰的职业发展空间。
整体来说,高校辅导员队伍个人未来的发展空间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他们的现状是一方面存在招聘时的“挤破门”现象,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入职后职业归属感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他们很快发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享受的专业教师同等待遇,在实际中相去甚远。如某高校早有辅导员队伍评聘“教授”等职称岗位标准的正式文件,甚至在大报小报宣传,但实际从来就没真正给辅导员评聘过“教授”岗。此外近十年来担任着辅导员的队伍,在很多高校是一批兼职或保留研究生学籍的应届本科生,这不能不引起政府及高校的高度重视。
为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党和政府一定要督促高校党委大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强化激励,激发辅导员工作的积极主动性;明确职责与分工,充分发挥辅导员的自主能动性;落实政策,确保辅导员在职称上能够享受教师待遇并能单列,在职级上要能和平时工作业绩考核挂钩,有足够的上升通道和空间。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