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14日 星期日

    两岸青年:我们是命运共同体

    作者:本报记者 马跃华 高建进 罗旭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14日 03版)

        “致力于两岸交流时间愈长,愈感到两岸是命运共同体,一衣带水,休戚与共。”13日上午,以台湾青年代表身份参加第七届海峡论坛的台湾新中华儿女学会理事长王炳忠在厦门这样表示。

     

        连日来,“情系海峡·龙行天下”两岸青年骑行最美福建活动、两岸青年金融峰会、两岸青年社团负责人圆桌会议、两岸青年创业论坛……一系列两岸青年交流活动在厦门陆续展开,两岸青年正在日益结成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伙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希望工程”如火如荼般展开。

     

    心灵契合

     

        “我参加过很多次两岸青年交流活动,但这次骑行活动让我感到惊艳。”中华青年国家发展协会理事长林育瑾说,“大家在一起你追我赶,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感受彼此的心跳与脉动,十分开心。”

     

        12日,“情系海峡·龙行天下”2015年两岸青年骑行最美福建活动在厦门五缘湾举行,200多名两岸青年踊跃参与。10公里的骑行路程,不竞速、不计成绩,大家是借着青春的名义,尽情地享受一场播撒快乐的嘉年华。

     

        作为来自台湾的青年代表,林育瑾还参加了13日上午举行的第七届两岸青年社团负责人圆桌会议。“与以往的只是提出各自看法不同,这次会议强调大家要在提出问题的同时,给出解决办法。”他说,“这是很大的进步,这也让我对明年的会议有更大的期待。”

     

        “非常开心,听到很多意见。”王炳忠在圆桌会议后也表示,“只有通过各种方式,让台湾青年真正认识到两岸是命运共同体,个人的人生理想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相联,才能化解当前两岸青年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和偏见,才能让大家真正结成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伙伴。”

     

    创业伙伴

     

        可以隐形的液体创可贴、婴儿情绪感知磁片、人体益生菌提取……12日,“美丽厦门、创赢青春、梦圆两岸——海峡两岸青年(高校)创意创新创业邀请赛决赛”在厦门市龙山文创园举行。

     

        这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场“创意巡演”。参赛项目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很多人熟视无睹的地方,两岸小伙伴们都有令人“惊艳”的创意革新。大赛还包括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论坛、两岸高校推介会、两岸青年创业项目辅导、“美丽厦门行”、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考察等多项内容,并首创成立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导师团和投资联盟,让比赛成为两岸青年创客精英们的一次交流学习之旅。

     

        “大家有很多想法相互碰撞,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来自台湾的参赛选手陈詹闵说,“台湾岛内市场有限,我们很渴望多与大陆交流合作,闯出更大的天地。”

     

        台湾新青年公共服务协会理事长林昆贤认为:“两岸青年正在创造共同的人生经历与情感记忆,这将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夯实民意基础。”

     

    文化认同

     

        “来厦门参加这项比赛,我才发现舞台如此之大,大陆发展是台湾的机遇。”台湾青年创业者、绿色冀泉股份有限公司执行长陈宇华表示。

     

        “我从北京到台湾求学两年中,深深感到台湾青年与大陆交流的强烈渴望。”台湾大学管理学院学生陈晟说,自己就是看到两岸交流前景广阔,才放弃在北京的媒体工作,来到台湾读书的同时,也为未来投身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打下基础。

     

        13日,作为第七届海峡论坛的重要部分,第十三届海峡青年论坛之两岸学生起点营分论坛在厦门举行。咖啡浓香,音乐曼妙,两岸高校的学生会主席在轻松有趣、真诚交心的氛围中分享知识,碰撞思想火花,共话两岸未来与发展。

     

        “只有增强心灵沟通,才能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从事两岸交流多年的旭华航空货运承揽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文培说,“我特别希望看到这样一个局面——来自两岸的青年们携手合作,共圆我们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本报厦门6月13日电 本报记者 马跃华 高建进 罗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